敦煌大学城后街服务,大学城后街生活指南
敦煌的夏天,太阳总是明晃晃的。当你在大学城教学楼里上完一上午的课,肚子咕咕叫的时候,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地方,多半就是那条后街了。
这条街不长,从东头走到西头,大概也就一根烟的功夫。可你要是细细逛起来,那花样可就多了。刚拐进街口,那股子混合着烤肉、麻辣烫和烤包子香味的暖风就糊了你一脸,哎,那个感觉,真叫一个踏实。
舌尖上的江湖
要说这后街的灵魂,那肯定是在吃的上头。“王师傅面馆”开了有些年头了,他家的牛肉拉面,面条筋道,汤头清亮,上面漂着翠绿的香菜和几大片厚实的牛肉。下课铃一响,学生们像潮水一样涌进来,王师傅一边抻着面,一边用带着西北口音的普通话招呼:“同学,里边坐,宽面还是细面?”这种热气腾腾的烟火气,是任何高档餐厅都给不了的。
再往里走几步,有个大姐推着叁轮车卖甜胚子,那是用麦子发酵的,喝起来酸酸甜甜,还带着点酒香,解腻又解暑。隔壁就是卖杏皮水的,用本地李广杏熬制的,冰冰凉凉一大杯,叁伏天里来上一口,感觉每个毛孔都舒展开了。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摊,其实藏着最地道的敦煌味道。
后街的店铺换了一茬又一茬,但总有几家是“钉子户”。它们陪着学生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学期,也成了大家共同的记忆。有时候毕业几年了回来,发现那家熟悉的打印店还在,老板还能认出你,笑着问一句“回来了?”那种感觉,好像时间并没走远。
生活里的那些小事
不过,敦煌大学城后街服务可不止喂饱你的胃那么简单。它更像是一个万能的生活补给站。开学要买新的笔记本和文具?“学友文具店”里总能淘到宝。打印论文、复印资料,街角那家图文店通宵达旦地亮着灯,陪着无数人赶过诲别补诲濒颈苍别。
衣服扣子掉了,裤子需要改个裤脚,找街尾的裁缝阿姨,她戴着老花镜,脚踩着缝纫机,不一会儿就给你弄得服服帖帖。手机贴膜、配钥匙、修自行车……这些生活中零零碎碎的麻烦事,在这里都能找到解决的法子。这条街就像个无所不能的大家长,默默地打理着学生们学习之外的方方面面。
傍晚时分,是后街最悠闲的时候。叁叁两两的学生,有的拎着刚买的水果,有的提着打包的炒饭,慢悠悠地往回走。路灯次第亮起,把人的影子拉得老长。这个时候,你会觉得,这条街不只是一条商业街,它更像是校园生活的延伸,是一个让人能喘口气、放放松的地方。
所以啊,这份大学城后街生活指南,其实没有固定的路线。它藏在每一个冒着热气的锅里,藏在每一次讨价还价的乐趣里,也藏在那些为你解决了燃眉之急的小铺子里。它不需要被探索,只需要你去经历,去感受。哪天你要是来了敦煌大学城,记得去后街走一走,坐一坐,那份独属于这里的活力和温情,你自己就能体会得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