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川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,邻街转角五旬情缘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7:01:26 来源:原创内容

汉川巷子的青石板路被雨水洗得发亮,老墙根的苔藓绿得有些晃眼。巷子深处那家裁缝铺里,五十二岁的陈素云正踩着缝纫机,咔嗒咔嗒的声音像在数着日子。

那天下午巷口传来吵闹声,她探出头看见个陌生男人在和杂货店老板争执。男人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,手里紧紧攥着两张百元钞票:“说好两百块,怎么临时加价?”素云认得这人——前些天搬进对面阁楼的李建国,据说是个退休教师。

两百块钱的缘分

她放下手里的布料走过去。原来李建国想买个小收音机,钱没带够。素云没说话,从围裙兜里掏出皱巴巴的五十块压在玻璃柜上。老李愣住了,耳朵尖慢慢红起来:“这怎么好意思...”第二天清晨,素云推开店门发现门槛边放着热腾腾的豆浆油条,底下压着折得方方正正的五十块钱。

从此每到傍晚,老李都会拎着搪瓷杯来裁缝铺坐会儿。他说起教书时的趣事,说到兴起时手指在膝盖上打拍子。素云边钉纽扣边听,偶尔抬头笑笑。有次暴雨突至,雨水从屋檐泼洒下来,他们并排坐在门槛上看雨,老李忽然说:“这巷子我走了六十年,现在才觉得走对了地方。”

巷子里的流言传得比风还快。菜摊王婶扯着素云的袖子说:“听说老李的退休金都贴补儿子买房了,现在穷得叮当响。”素云只是把缝纫机踩得更响:“谁家灶台不冒烟?”她想起老李那双磨破的皮鞋,第二天悄悄量了尺寸。

没想到先收到礼物的是她。老李捧着个缎面盒子,里面躺着枚珍珠发卡:“昨天整理旧书碰巧发现的。”其实他卖掉了珍藏多年的《辞海》。素云别上发卡时手有些抖,镜子里的自己忽然有了年轻时的模样。

转折发生在深秋。老李的儿子突然从城里回来,隔着巷子都能听见他的嚷嚷:“爸您能不能实在点?还学小年轻谈感情!”素云钉扣子的针扎破了手指。那晚老李在裁缝铺前徘徊到深夜,最终只是把一封信塞进门缝。

信很短,说他去儿子家住段日子。素云把信纸抚平又折起,突然发现背面有行小字:“等我领了退休金,还你两百块。”她噗嗤笑出声,笑出眼泪来。这个书呆子啊。

腊月里雪花飘进巷口时,素云听见熟悉的脚步声。老李提着大包小包站在雪地里,围巾上结着霜花。“我和儿子说好了,”他呵着白气,“后半辈子要为自己活。”他们站在裁缝铺屋檐下,看雪花慢慢盖住青石板。两只冻红的手终于握在一起,暖意顺着掌纹漫上来。

年叁十晚上,家家户户飘出年夜饭的香味。老李在裁缝铺支起电磁炉,素云往锅里下肉丸。窗户上的剪纸映着两张不再年轻的脸,却比很多年轻人都明亮。巷子外的烟花升起来时,老李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:“当年那两百块...”素云按下他的手,肉丸在沸水里咕嘟咕嘟地翻滚。

开春后巷子里的紫藤花开了,裁缝铺门口常能看到老两口的身影。有次小女孩跑来问路,看看他们又改口:“爷爷奶奶知道汉川巷子怎么走吗?”两人相视而笑,可不是嘛,这条巷子装着整个春天呢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