阆中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车站旁的小巷风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6:51:08 来源:原创内容

阆中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总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婆家旁边的胡同。每次出站,视线越过宽阔的马路,总会不由自主地落在那片挤挤挨挨的老房子上。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这条车站旁的小巷风貌,比古城里那些修缮一新的街道更有味道。

巷口常年停着几辆叁轮车,车夫们坐在阴凉处打盹。往里走几步,就能闻到油炸果子的香味混着老房子潮湿的气味。墙角的青苔长得正好,水龙头滴滴答答漏着水,底下放着的红塑料桶都接了半桶。这种生活气息,是刻意仿古的街区学不来的。

巷子里的日与夜

白天这里热闹得很。卖菜的大婶把青菜摆得整整齐齐,路过时她会抬头对你笑:“今天的萝卜水灵着呢。”裁缝店里的老式缝纫机哒哒作响,五金店门口堆着各种零件,老板正弯腰找着什么。这些店铺都不大,却好像什么都能买到。

傍晚时分,放学的小孩在巷子里追跑,母亲站在门口喊回家吃饭。灯光从各家窗户透出来,在石板路上投下暖黄色的光斑。这时候的阆中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褪去了白天的喧嚣,多了几分安宁。偶尔能听到火车进站的汽笛声,但很快又归于平静。

我特别喜欢雨天在这里闲逛。雨水顺着瓦檐流下,在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。撑伞的行人小心地避让着积水,临街的厨房里飘出炒菜的香味。这种时候,你会觉得时间在这里走得很慢,慢到可以看清每一滴雨落下的轨迹。

巷子深处有家开了二十年的面馆,老板说他的手艺是爷爷传下来的。面汤熬得醇厚,配上自家腌的咸菜,吃完总让人想起小时候的味道。这样的小店在新建的商业街上已经很难找到了,它们都躲在这些不起眼的巷子里,守着最地道的做法。

其实想想,这条车站旁的小巷风貌能保留下来挺不容易的。周围都在拆旧建新,唯独这一片还维持着原来的样子。老旧的电线在头顶交错,晾衣绳上挂着五颜六色的衣服,二楼的木窗开着,偶尔能看到屋里晃动的身影。

住在这里的多是老人,他们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节奏。下午总能看到几个老人坐在门口下棋,旁边围着叁两个看客。他们不太在意过往的游客,自顾自地过着日子。这种从容,大概就是岁月赋予的特权吧。

有时我会想,为什么总是被这样的地方吸引。也许是因为在一切都追求效率的今天,这里还保留着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连接。买菜时聊几句家常,修鞋时说说最近的天气,这些细碎的互动,让整条巷子活了起来。

夜幕完全落下时,巷子渐渐安静下来。只有几家小店还亮着灯,准备着明天的食材。远处火车站的灯光依然明亮,但与这条巷子仿佛是两个世界。一个匆忙,一个从容;一个崭新,一个古旧,就这样隔着一条马路对望。

每次离开时我都会回头多看几眼。不知道下次来的时候,这里会不会有什么变化。但至少现在,阆中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还保持着它独有的节奏,在飞速发展的城市里,守着那一方天地,过着自己的日子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