汝州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,同城少年家教时薪相近
这两天刷手机,总能看到“汝州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”的讨论。说实话,刚看到这个价钱时,我心里咯噔一下——现在孩子的补课费都到这个数了吗?
隔壁张姐上周末刚给她家初二的孩子请了个大学生家教,一问价钱,巧了,也是每小时五十块。她喝着茶跟我念叨:“现在找个靠谱的家教真不容易。便宜的不敢要,贵的请不起,这个价位倒是刚好。”
家教市场的行情悄悄变了
我记得五六年前,大学生做家教每小时叁十块就算不错了。现在倒好,直接涨到了五十。你说这是物价上涨带的吗?好像也不全是。现在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投入,那真是越来越舍得了。
我家楼下打印店的老板娘,每个月光给孩子请家教就要花掉小两千。她一边给我复印资料一边说:“没办法啊,别人家孩子都在补,咱能不跟吗?”这话听着耳熟,好像每个家长都这么想。
那位汝州14岁学生能拿到这个价钱,其实挺能反映现在家教行情的。同城少年家教时薪相近,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。我认识的一个大叁学生,周末带两个初中生,一个月下来生活费就够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家长们在掏钱的时候,心里也在打鼓:这钱花得到底值不值?
前两天在菜市场碰到邻居老李,他正为这事发愁。他家儿子今年初叁,请了个重点大学的学生补数学,效果嘛...老李挠挠头:“比以前强点,但离预期还差得远。”我问他为啥不换个老师,他苦笑:“换个更贵的请不起,便宜的更不放心。”
这事儿让我想起小时候,哪有什么家教啊。作业不会做,要么问爸妈,要么第二天去学校问老师。现在倒好,整个市场都形成了链条。
其实静下心来想想,家教这事儿,贵的不一定就是好的。关键还得看合不合适。有的孩子需要有人盯着写作业,找个认真负责的大学生就行;有的孩子是某个知识点没搞懂,那可能就需要专业点的老师。
我同事小王上个月给孩子换了个家教,还是同城少年家教时薪相近的价位,但效果明显好了很多。问起秘诀,他说就是多试了几个,找到了能和孩子聊得来的。“孩子喜欢那个老师,学习劲头都不一样了。”
说到底,教育这件事,光靠砸钱是不行的。得用心,得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。家长们在这件事上的纠结,我特别能理解——谁都怕耽误了孩子,但又担心花了冤枉钱。
现在每次看到“汝州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”这样的消息,我都会多想一层:这个数字背后,是家长们的期望,是学生们的压力,也是整个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的缩影。
下次再听说谁家请了家教,我大概不会先问价钱了,而是想问问:孩子学得开心吗?这才是最该关心的,你说是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