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江堰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车站旁的小巷风情
都江堰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
出了都江堰火车站,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这座以水利工程闻名的城市,目光就先被马路对面给勾了去。那儿,藏着几条小巷子。说藏,一点儿也不过分,它们就静悄悄地待在现代化车站的对面,像一位穿着朴素布衣的老者,眯着眼,看着眼前车来车往的热闹。
穿过马路,走近了,那股子车站旁特有的喧嚣仿佛瞬间被一道无形的墙给隔开了。巷口窄窄的,光线像是被两旁的旧楼给挤了一下,变得柔和了许多。脚下的石板路不算平整,缝隙里还长着些顽强的青苔,湿漉漉的,想来是才下过一点小雨。空气里有种复杂的味道,是饭菜的香气、潮湿的泥土味,还有一点点老木头散发出的、让人安心的陈旧气息混合在一起。
我放慢了脚步,往里走。巷子两边是些有些年头的居民楼,阳台上晾晒着五颜六色的衣物,偶尔有几盆绿植探出头来,给这灰扑扑的背景添上几笔亮色。一位大爷坐在自家门口的小竹椅上,手里摇着蒲扇,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地放着川剧,他半闭着眼,手指跟着节奏轻轻敲着膝盖。旁边一只黄猫蜷在墙头,睡得正香,对我的经过毫不在意。
这真是一幅活生生的车站旁的小巷风情画啊。它和几步之遥的车站广场,完全是两个世界。广场上是行色匆匆的旅客,是拉着行李箱轮子发出的咕噜声,是急着奔赴下一个目的地的焦灼。而这里,时间仿佛是黏稠的,流动得很慢。人们不着急,或者说,他们生活的重心,本就不在那些飞驰的速度上。
再往里走,看到一家小小的杂货铺,柜台是旧式玻璃的,里面摆着香烟、糖果和一些简单的日用品。店主是个阿姨,正和隔壁卖菜的摊主隔着巷子聊天,说的是家长里短,声音不高不低,恰好融进这巷子的背景音里。我突然想,住在这里的人,每天听着火车到站的汽笛声醒来又睡去,但他们自己的生活,却沿着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轨道,缓慢而扎实地前行着。
这条都江堰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它不像景区那样被打理得一丝不苟,它有些杂乱,甚至显得有些破旧。可正是这种不加修饰的真实,让它充满了生命力。你能在这里看到生活最本来的样子,看到时光留下的痕迹,感受到一种被快节奏世界遗忘的从容。
我没有走进巷子最深处,就在一个拐角处停了下来。回头望去,巷口像是一个画框,框住了外面马路上的车流和车站建筑的现代轮廓。那一瞬间的感觉很奇妙,我站在两个世界的交界处,一边是奔向远方的现代速度,一边是沉淀了岁月的静谧生活。
离开的时候,我又回头看了一眼。那几条小巷子依旧安静地待在那里,仿佛我刚才的闯入,只是它漫长日子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插曲。但它带给我的那种宁静和踏实感,却跟着我,一起走出了巷口,汇入了人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