奎屯约茶上课,奎屯品茶学习交流
最近身边不少朋友都在聊奎屯约茶上课的事儿,说这不是简单喝个茶,里头门道还挺多。
记得我第一次参加奎屯品茶学习交流活动时,以为就是大家坐着喝茶聊天。结果刚到现场就愣住了——桌上摆着七八种茶叶,从绿茶到黑茶,还有我没见过的本地特色茶。老师傅不急着泡茶,先让大家闻干茶香,这一闻才发现,原来不同茶叶的香气差得远着呢。
原来泡茶有这么多讲究
老师傅边演示边说,水温很关键。比如绿茶得用80度左右的水,要是用沸水就把茶叶烫坏了;而普洱茶就得用滚烫的水,不然香气出不来。我试着照做,结果手一抖,水倒得太急,把茶水溅得到处都是。老师傅笑着摆手:“别急别急,泡茶最忌讳心急,得像跟老朋友聊天一样,慢慢来。”
那天我们还学了怎么选茶具。原来不同的茶配不同的壶,紫砂壶适合泡乌龙茶,玻璃杯最适合看绿茶在水中舒展的样子。有个大姐带来一套家传的茶具,老师傅仔细端详后说,这壶养得真好,壶身都泛着温润的光泽。我才知道,好茶具用得越久越有价值,就像友情一样需要慢慢培养。
最让我惊喜的是,在奎屯约茶上课不光是学技术,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分享。大家围坐在一起,边品茶边聊各自的喝茶经历。有位退休教师说起他珍藏了二十年的老白茶,味道醇厚得让人难忘;还有个年轻女孩分享了她第一次给父母泡茶的经历,虽然手法生疏,但父母特别开心。
现在每次参加奎屯品茶学习交流,我都带着轻松的心情去。不必追求非要成为专家,就是在忙碌生活中找个安静角落,和朋友一起品品茶、说说话。有时候工作压力大,坐下来慢慢泡一壶茶,看着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,心情也就跟着平静下来了。
这种活动之所以吸引人,大概就是因为它在教我们怎么把日子过慢一点,在茶香中找到生活的滋味。每次举起茶杯,都能感受到那种源自传统的温暖,让人忍不住想一直这么喝下去、聊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