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平火车站150快餐,车站周边快餐150元
南平火车站出站口对面的巷子总飘着股烟火气,下午五点半,我刚把最后一口炒面扒拉进嘴里,手机就震了起来。"老位置,150的标准。"电话那头声音嘈杂,混着车站广播的余音。
这家挂着红色招牌的快餐店开了少说七八年。老板娘撩开后厨的挡帘端出叁个不锈钢盆,青椒肉片的油光噌亮,番茄炒蛋堆成小山,酸辣白菜冒着热气。"咱这儿就做实在买卖,"她抹了把额头的汗,"赶火车的、下班的,花150块钱能吃上两荤一素,汤饭管够。"
藏在车站褶皱里的生意经
其实刚开始我也纳闷,现在外卖平台满减活动眼花缭乱,怎么还有人专门来找这种店?后来常跑货车的老张给我算账:平台配送费加包装费少说二十,等餐还得半小时,不如直接来店里现炒现吃。他掰着手指头:"像我们这种常跑南平路线的,都知道车站周边快餐150元这个价,比服务区便宜一半还多。"
厨房里颠勺声噼里啪啦响,穿制服的车站安检员端着餐盘挤到我旁边:"别看这儿环境普通,后厨每天五点去菜场挑肉,油是一礼拜换叁次的。"他夹起块红烧排骨晃了晃,"比那些预制菜强多了。"
玻璃门上贴着褪色的价目表,最醒目的还是用红笔描粗的"150元套餐"。常客都熟悉这个数字,它卡在比普通快餐贵些、比餐馆便宜不少的微妙区间。老板娘有回在找零时念叨:"房租年年涨,但老主顾这么多,咱也不能随便加价不是?"
暮色渐浓时店里最热闹,拉杆箱轮子声和塑料凳挪动声此起彼伏。有个戴眼镜的小伙子连续叁天都点青椒牛柳,他说在附近旅馆住着等面试,这儿的南平火车站150快餐解决了他的生存问题。临走还专门要了张订餐卡:"等工作定下来,还得来这吃家常味。"
晚高峰的订单像潮水般涌来,送餐电动车在巷口排成队。骑手们熟门熟路地掀开保温箱,他们配送的范围能辐射到周边叁个社区。有个穿蓝色外套的骑手接过打包盒时说:"这店从来不搞虚头巴脑的优惠券,但月销量比那些网红店还稳。"
路灯亮起时我准备结账,看见收银台底下压着张泛黄的合影。老板娘笑着说那是开店第一天的留念,身后那棵小树苗现在都高过屋檐了。她扯下记账本上页纸利索地包好找零:"日子不就是图个细水长流嘛。"
走出店门时闻到炸酱的香气,新来的客人正指着墙上的菜单比划。火车站钟声敲响七下,霓虹灯牌在夜色里映出温暖的光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