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勒泰水会交流群,阿勒泰水域交流社群
这两天,手机一直叮咚响,是我刚加入的“阿勒泰水会交流群”在活跃。看着群里不断跳出的消息,我突然觉得挺奇妙的——这么多素未谋面的人,竟然因为“水”这件事,聚在了一起。
说起来,这个群的名字还挺有意思的,群主最开始创建的时候,就叫它“阿勒泰水域交流社群”。两个名字听起来差不多,可细细一品,又有点不一样。“水会”听着更亲切,像街坊邻里在拉家常;“水域”呢,则更广阔些,仿佛涵盖了整个阿勒泰的河流、湖泊与泉眼。一个是从身边事聊起,一个是从大环境着眼,就这么巧妙地融合在了一个群里。
一条消息与一个故事
记得上周,群里一位叫“布尔津老张”的成员发了张照片,是额尔齐斯河畔的一处浅滩。他问:“这儿的水位是不是比往年这时候低了点?”就这一句话,可炸出了不少“潜水”的人。有位在水利部门工作的群友,贴出去年同期的数据对比;一位喜欢钓鱼的老哥,分享了他常去的几个钓点水位的变化;甚至还有位中学地理老师,结合这张图在群里给大家讲起了流域知识。
我一边翻着聊天记录,一边忍不住感慨。这不就是最真实的“阿勒泰水会交流群”吗?一个问题,牵出了一串故事,一堆经验,还有一份共同的关心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拼凑出的,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水脉图。
水啊,在阿勒泰真的太不寻常了。它不只是课本里说的“生命之源”,它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。春天雪水融化汇入河谷的轰鸣,夏天突如其来的雨水打在草场上的清新,秋天喀纳斯湖面那种沉静如镜的蓝,冬天冰封河面下依然流淌的生机……所有这些,都成了我们在这个“阿勒泰水域交流社群”里,永远也聊不完的话题。
从线上群聊到线下行动
这个群聊得久了,慢慢就不只停留在手机屏幕里了。群里几个热心的朋友,上个月自发组织了一次小小的净滩活动,地点就选在克兰河的一段。消息在“阿勒泰水会交流群”里一发,响应的人比预想的还多。那天去了二十多人,有带着孩子来的父亲,有相约一起的大学生,还有像“布尔津老张”那样的本地通。
我们沿着河岸,一边清理着被水流冲来的零星垃圾,一边听老张讲他小时候在这条河里摸鱼的故事。他说,那时候的水,清得能看到河底的石头和水草间穿梭的小鱼苗。他的话让我心里一动,我们现在的这点行动,不就是为了让以后的孩子,也能看到这么清的水吗?
这种从线上交流到线下行动的转变,让这个群有了不一样的分量。它不再只是一个虚拟的社群,它成了连接我们与这片水域的一条实实在在的纽带。
有时候我也会想,为什么大家会对这个群有这么高的热情?也许,是因为在阿勒泰,水承载了太多东西。它承载着牧场的丰茂,承载着农田的灌溉,承载着游人的赞叹,更承载着我们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的记忆与未来。通过“阿勒泰水域交流社群”,我们分享的不仅是信息,更是一种对家乡山水的眷恋和责任。
窗外的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,阳光透过云层缝隙洒下来。我拿起手机,在“阿勒泰水会交流群”里发了一条消息:“雨停了,彩虹出来了。有没有人拍到克兰河上方的彩虹?”不一会儿,几张不同角度的彩虹照片就出现在了群里,映照着雨后格外清澈的河水。看着这些照片,我仿佛能听到河水欢快的流淌声,正穿过手机屏幕,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