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洲里美团上卖身体的暗语,类似美团暗号的表达
最近刷手机时,看到个挺让人在意的说法——"满洲里美团上卖身体的暗语"。第一反应是,这都什么跟什么啊?美团不是点外卖用的吗??
仔细琢磨才发现,原来有人把外卖平台当成了特殊交易的掩护。比如用"奶茶""甜品"代指年轻女孩,用"烧烤""火锅"指代不同类型服务,定价藏在满减优惠里。这种暗号操作,普通人根本看不出门道。
藏在日常订单背后的猫腻
我试着在搜索框里输入某些特定关键词,还真跳出来几家奇怪的店铺。菜单上就两叁样商品,照片模糊不清,标价却高出市场价叁四倍。最蹊跷的是,店铺评论区全是"老板服务到位""下次还来"这种模棱两可的话,配的图片都跟商品没关系。
有个住在边境的朋友跟我说,这类暗语在特定圈子里已经形成了一套话术体系。他们不会明着谈价格和服务,而是用"点奶茶看菜单"这种看似正常的对话开场。等到加了私聊,才会发来真正的"菜单"——上面用健身套餐、厂笔础服务等字眼包装违法交易。
其实想想也挺可悲的。现在很多正规按摩师、理疗师正经做生意,反而要被这些害群之马连累。顾客看到养生会所都心里打鼓,生怕误入不正规的场所。
平台与用户的拉锯战
美团的审核机制其实一直在升级。去年他们就封了上万个涉嫌违规的店铺,还上线了础滨识别系统。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这些人总会想出新的应对方法。
比如把店铺地址设在居民区里,只接预约单;或者把营业时间改成深夜时段;更隐蔽的干脆不做线上交易,只把平台当引流转到线下。这些类似美团暗号的表达方式,就像打地鼠游戏,打掉一个又冒出来一个。
有个开宾馆的老板私下说,经常接到莫名其妙的订房电话,开口就问"你们和美团的套餐能不能用"。后来才知道,某些非法中介会把酒店包装成"服务场所",用美团券当幌子。
普通用户要是无意间撞见这些,最好立马举报。别觉得多管闲事,这其实是在帮平台净化环境。想想看,要是哪天你想正经找个按摩师傅,结果搜出来全是乱七八糟的,那得多闹心。
说到底,再聪明的暗语也躲不过大数据。平台现在能通过订单频率、停留时间、聊天关键词等二十多个维度筛查异常店铺。那些深夜频繁接单、顾客停留过长的店铺,很快就会被重点监控。
咱们作为用户也得擦亮眼睛,看到标价虚高、评价诡异的店铺,别犹豫直接点举报。毕竟谁都不希望点个外卖的工夫,还得费劲分辨哪些是正经商家。
边境城市旅游业发展不容易,别让几颗老鼠屎坏了满锅汤。满洲里那些诚实经营的餐馆、旅馆,更应该得到我们的支持。下次去旅游,不妨多看看那些认真做生意的本地店家,他们才是城市的真正名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