娄底品茶上课群,娄底品茶学习交流组
这几天老有朋友问我,有没有什么靠谱的本地圈子能一起喝喝茶、聊聊天?说实话,这种既能放松又能学点东西的小团体,现在还真不多见。后来听一个老茶客提起,才知道咱们娄底就有这么一个挺特别的地方——娄底品茶上课群。
你可能要问了,这不就是个普通聊天群吗?还真不是。我第一次进去的时候也有点懵,群里聊得那叫一个热闹。有人刚去了新开的茶庄,正分享大红袍的冲泡心得;另一位阿姨则在请教,家里那饼普洱放了十年该怎么醒茶。没人摆架子,也没人推销茶叶,就是纯粹地分享和唠嗑。这种氛围,让人感觉特别踏实。
从喝茶到懂茶,其实没那么难
记得上个月,群里组织了个小型线下品鉴会。组织者王老师是个特别有意思的人,他笑着说:“咱们今天不搞那些虚的,就聊聊怎么把一百块的茶泡出叁百块的味道。”这话一下子就把大家逗乐了。他一边演示盖碗的使用技巧,一边提醒我们注意水温:“绿茶不能用沸水,会把茶烫‘死’的,就像咱们吃鲜嫩的青菜,总不能下滚油锅里炸吧?”这种接地气的比喻,比什么专业术语都好懂。
慢慢地我发现,这个娄底品茶学习交流组最吸引人的地方,就在于它把看似高深的茶文化变得特别生活化。比如群里讨论最多的,不是那些昂贵的名山古树茶,而是怎么挑选日常口粮茶,怎么用简单的工具泡出好喝的茶汤。有个开店的姐妹说,她按照群里教的方法调整了泡茶时间,店里最普通的那款铁观音,回头客居然变多了。
其实想想也是,茶本来就是给人喝的,太玄乎反而失去了本味。在这个群里,没有人要求你必须品出前中后调,也没人计较你用的是紫砂壶还是玻璃杯。大家更在意的是那份喝茶时的心情,是那种叁五好友围坐,一边品茶一边闲话家常的惬意。
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,能有个地方让人慢下来,学点东西,交些朋友,确实挺难得的。这个群里的朋友们,有的是退休教师,有的是年轻白领,还有的是开店的老板。大家因为对茶的那点兴趣走到一起,反而意外地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。有时候工作累了,翻开群聊看看大家在讨论什么新茶,或者约个周末一起去茶城转转,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了不少。
茶这种东西,真的很奇妙。它不会说话,却能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简单自然。就像群里一位老大哥说的:“喝茶喝到最后,喝的其实是人情味。”在这个娄底品茶上课群里,我好像慢慢品出了这句话的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