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流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,北流学生约聚一次五百
这两天在本地论坛刷到个帖子,标题挺扎眼的——“北流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”。说实话,刚看到这行字,我眉头直接拧成了疙瘩。这啥情况?现在中学生零花钱都这么夸张了吗?
正好表妹家就住北流路那片,周末串门时我假装随口一提。表妹边剥橘子边笑:“哥你想哪去了!那是我们年级几个同学凑钱请家教呢!”她掰着手指头算:“数学物理化学叁门,每周两小时,重点高中的学长授课,平摊下来每人一次不就五百嘛。”
藏在数字背后的真相
后来在奶茶店遇见那帮孩子,带头的男生扶了扶眼镜:“月考物理才62分,我妈差点把我手机收了。”他吸了一大口珍珠奶茶,“后来我们五个凑钱请了实验中学的学长,他整理的电路图口诀特别管用。”
穿校服的短发女生抢着补充:“比培训机构便宜多了!而且学长刚高考完,解题技巧都是新鲜的!”几个孩子七嘴八舌的,奶茶店的玻璃窗上凝结着他们的哈气。我突然想起自己初中时,为了买教辅书省下叁个月早餐钱。
这种北流学生约聚一次五百的模式,倒成了他们心照不宣的互助联盟。有个小男孩偷偷说,其实家长都知道,就是假装没看见——毕竟上次月考,他们几个名次都往前蹿了十几名。
现在明白了,原来北流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,不过是孩子们把零花钱、压岁钱攒起来,换种方式投资自己。隔壁桌的阿姨探头问:“你们这学习小组还收人吗?我女儿物理也差得远呢...”
暮色渐浓时,看见他们收拾书包往图书馆走。背影消失在转角,那杯没喝完的奶茶底下,还压着张写满公式的便签纸。或许明年的中考红榜上,会多几个从北流路走出来的名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