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林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,中学生兼职时薪50元
家门口的兼职风波
前两天在小区门口,碰见邻居张阿姨正跟几个家长唠嗑。她家孩子刚上初二,最近居然通过同学介绍,找了份给五年级学生辅导作业的活儿,一小时能拿五十块钱。“这孩子非要去试试,说同学都这么干,我这心里直打鼓啊...”张阿姨皱着眉头,手里的菜篮子晃来晃去。
这事儿听着挺新鲜是不是?现在不少中学生都开始琢磨着利用课余时间做点事了。特别是这种同学之间互相介绍的辅导工作,在他们的小圈子里还挺流行。孩子们觉得既锻炼了自己,又能赚点零花钱,心里美滋滋的。可家长们的态度就复杂多了,既怕耽误学习,又担心孩子太小处理不好各种情况。
说实话,中学生兼职时薪能达到五十元,这个数字确实不低。现在很多大学生做家教,起步价也不过这个数。这说明什么?可能现在的家长特别舍得在教育上投入,也可能孩子们自己摸索出了门道。我认识的那个虎林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的案例,就是通过帮邻居家孩子补习数学慢慢做出口碑的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个年纪的孩子正值青春期,心理和情绪都不太稳定。突然接触社会,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,真的能应付得来吗?我听说有个初叁学生,本来成绩挺好的,后来因为兼职花了太多心思,期末考试直接掉了十几个名次。他妈妈急得直跺脚,后悔当初没多看着点。
但反过来说,适度参与社会实践确实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。有个高二学生告诉我,自从开始做兼职,他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,反而觉得学习效率更高了。“知道自己赚钱不容易,就更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。”他说这话时,眼神特别认真。
其实啊,关键不在于要不要做,而在于怎么做。如果能把握好度,每周花个两叁小时,既能接触社会,又不会影响正常学习,那确实是件好事。但要是本末倒置,把赚钱当成了主业,那可就得不偿失了。
现在很多学校也开始重视这个问题,有的甚至开设了专门的社会实践课程。毕竟,孩子们早晚都要走出校园,提前在安全的环境下积累些经验,总比将来一下子被推向社会要强。这个中学生兼职时薪50元的现象,说到底反映的是当代青少年渴望成长、渴望被认可的心态。
那天后来,张阿姨还是决定让孩子去试试,不过约法叁章:每周最多两小时,成绩不能下滑,遇到问题要及时沟通。看着她们母子俩认真讨论的样子,我突然觉得,或许这就是成长该有的样子——在摸索中前行,在关心中独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