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皇岛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看是不是卖的,如何辨别其真实身份
最近和朋友聊天,聊到在秦皇岛使用微信“附近的人”功能时,他半开玩笑地问:“你说,这上面怎么看对方是不是做那个的?” 这句话倒是让我愣了一下。是啊,这个问题,可能不少人都曾琢磨过,但又不太好明说。
其实吧,这事儿没那么复杂,但也确实需要留个心眼。网络上真真假假,咱们的目的不是去评判谁,而是学会保护好自己,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。
留意那些不寻常的“信号”
首先看头像和相册。如果头像照片过于暴露、性感,或者带着明显的暗示性,那你心里就得打个问号了。点开相册,如果里面全是些风格类似,而且背景、场景都显得不太日常的照片,这种感觉可能就更强烈了。正经交朋友的人,通常分享的都是生活化的内容。
然后是打招呼的方式。一上来就特别主动,没说两句话就急着问“在干嘛”、“一个人吗”,或者直接提出见面邀请,甚至牵扯到金钱交易。这种直奔主题的沟通模式,和我们日常社交的节奏完全不一样,就显得很可疑。
再有就是朋友圈的内容。你可以翻一翻,如果里面长期、大量地发布一些暧昧的、富有挑逗性的文字或图片,或者反复出现某些特定场所的定位,这也算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。普通人的朋友圈,内容总是更杂一些,有生活,有工作,有感慨。
如何识别真实身份?几个实用小方法
那么,我们该如何辨别对方的真实身份呢?这比单纯猜测更重要。
试着聊一些本地的事情。既然是“秦皇岛微信附近的人”,不妨聊聊海边的天气,最近有什么活动,或者哪个小区的夜市不错。如果对方对秦皇岛本地的情况一问叁不知,或者回答得支支吾吾,那她的“附近的人”这个定位,可能就有点水分了。
也可以观察她的微信基础信息。一个注册没多久,朋友圈又没几条状态的账号,可信度自然就低一些。虽然不能一棒子打死,但多点警惕总没坏处。
最核心的一点,是看对方是否主动谈及金钱。无论话术怎么包装,如果叁句话不离红包、转账、买东西,那意图就非常清晰了。咱们普通人交朋友,谁会一上来就谈钱呢?
有时候,直觉也很重要。如果在聊天过程中,你总觉得哪里怪怪的,对方说的话前后矛盾,或者给你的感觉很不舒服,那就相信自己的直觉。没必要勉强聊下去,找个借口结束对话就好。
在网络上和人打交道,保持一份清醒和谨慎总是没错的。秦皇岛这么美的一座城市,我们都希望能在线上和线下感受到它真诚、友善的一面。多一分辨别,就能少一分风险,也让我们的网络社交环境更清爽一些。你说是不是这个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