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山站街快餐约学生,昆山学生快餐约会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7:42:17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揪心的。那天傍晚路过老城区,电线杆上歪歪斜斜贴着小广告,白纸黑字印着"学生快餐"四个字,心里咯噔一下。现在这些招嫖信息都这么明目张胆了?

巷子口杂货店老板跟我抱怨,说最近总看见些穿校服的半大孩子在这片转悠。有次他忍不住拉住个男孩问,那孩子支支吾吾说在等同学一起写作业,可书包里连本练习册都没有。"作孽啊,这些娃儿才多大..."老板摇摇头,把烟头摁灭在搪瓷缸里。

藏在阴影里的交易

我装作等人蹲在路边刷手机,果然注意到几个可疑的电动车在附近来回绕。有个戴鸭舌帽的中年男人停在巷子深处,不到五分钟就有个穿着校服裙的女生快步走过去,两人低声交谈了几句。那姑娘看着最多十六七岁,校服外套底下穿着不合年龄的短裙。

路边卖烤红薯的大姐朝那个方向撇撇嘴:"见天儿这样,放学点儿准来。上回我还看见个男的在车里数钱,崭新的红票子直接塞女生书包里。"她掀开铁桶翻动着红薯,蒸汽扑在布满皱纹的脸上,"这些孩子图啥呢?"

更让人心惊的是,现在这些交易都转向线上化了。某些社交平台用暗语发帖,"昆山站街快餐约学生"这种黑话堂而皇之出现在同城板块。把"快餐"说得跟外卖似的,把未成年人牵扯进这种肮脏交易,这些人良心不会痛吗?

我试着搜了搜相关群组,发现他们用"补习""家教"当掩护。有个群主煞有介事地问我"需要什么课程",我说想给表弟找数学辅导,对方立刻发来价目表:两个小时800,包夜2000。这哪是家教报价?

扭曲的价值观在蔓延

最可怕的是,有些孩子竟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。在网上看到个匿名采访,有个中专女生振振有词:"反正将来也要经历,现在能赚钱怎么了?隔壁班小花新换了最新款手机,人家两个月就攒够了。"

这种扭曲的观念像病毒似的在年轻人里传染。他们管这个叫"勤工俭学",把皮条客叫"经纪人",完全混淆了是非界限。有次在奶茶店听见两个女生闲聊,一个说"周末接个单就能买你手上这个包",另一个居然满脸羡慕。

学校其实也发现了苗头。有班主任在家长群里隐晦提醒,要注意孩子突然多出来的名牌鞋包。但总有些家长忙于生计,直到孩子夜不归宿才慌慌张张报警。

做社区工作的朋友告诉我,他们帮扶过个女孩,最初就是为了买条裙子。第一次拿到五百块觉得来钱快,后来雪球越滚越大,现在被诊断为重度抑郁。"那孩子说最后悔的,是再也不能穿白裙子了。"朋友叹了口气。

夜色渐深,老城区的霓虹灯次第亮起。那些藏在阴影里的交易还在继续,而我们应该做的,或许不只是愤怒和谴责。该怎样拉住这些即将滑向深渊的年轻人,这道题比任何作业都难解。街角传来电动车驶过的声音,又一个模糊的身影消失在巷口,像被黑夜吞没的年轻灵魂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