芜湖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,学生随叫随到服务200元
这几天在芜湖的高校圈里,有个话题可热乎了——学生随叫随到服务200元。这事儿听着新鲜,不少同学都在打听,到底怎么回事呢?
我有个学弟小陈,上周就尝试了一把。他跟我说,那天急着要打印一份加急材料,偏偏打印机卡纸,宿舍楼下的文印店又排长队。他在校园群里抱怨了一句,立马有人私信他:“哥们,200块,半小时内帮你搞定,包括打印好送到图书馆门口。”小陈犹豫了叁秒钟,想着省下的时间能多背两章专业课,咬牙答应了。结果真没想到,对方是个大二学长,骑着电动车二十多分钟就把装订整齐的材料递到他手里,还附赠了一瓶冰红茶。“那会儿我突然觉得,这钱花得挺值。”小陈挠着头跟我说,“时间比钱金贵啊!”
这服务到底能干啥
仔细打听了一圈,这种学生随叫随到服务的内容还真不少。比如代取快递、排队占座、临时代课、甚至帮忙改笔笔罢模板。价格基本都在200元上下浮动,具体看事情的难易程度。有个做这行的学生悄悄告诉我,他们其实有个小团队,谁有空谁接单,用他们的话说就是“把碎片时间变现”。
不过这事儿也引发了不少讨论。我们宿舍昨晚还为此争起来了,老李觉得这是懒人经济,“现在学生都这么娇贵了吗?走几步路取个快递都不愿意?”而对床的小张却反驳:“市场经济嘛,一个愿打一个愿挨。有些人确实需要这种即时服务,比如忙着做实验的,或者赶着交论文的。”
我认识个研究生师姐,她说最近赶实验数据,实在抽不开身,就花了200块请人连续叁天帮她去食堂占座。“那段时间实验正到关键阶段,每天能多睡二十分钟都是救命。虽然花了点钱,但保证了学习状态,我觉得挺划算。”她说着掏出手机给我看转账记录,“你看,这都是刚需。”
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同。辅导员王老师就私下表示过担忧:“学生之间的互助是好事,但一旦明码标价,味道就变了。而且这中间的安全问题、责任归属,都是隐患。”这话确实在理,万一代取快递把东西弄丢了,或者代课被老师发现了,这责任该谁负呢?
说到安全问题,还真出过小插曲。上个月有个女生找人代取快递,结果对方骑共享单车时不小心把快递包装磕破了。两人在赔偿金额上产生了分歧,最后还是在校园调解员的协调下,各退一步才解决。这事儿传开后,有些做这类服务的学生开始自发制定规则,比如接单前拍照确认物品状态,使用加密联系渠道等等。
其实细想起来,这种学生随叫随到服务的出现不是偶然。现在大学生活节奏快,各种诲别补诲濒颈苍别压得人喘不过气,有时候真需要个帮手。而且对提供服务的学生来说,这也算种社会实践,既能赚钱又能锻炼沟通能力。我认识的一个大四学长就说,他靠这个月入近千元,最重要的是学会了怎么跟人打交道,“比在社团里学到的还实在”。
夜幕降临,教学楼灯火通明。就在我写这篇稿子的时候,隔壁宿舍又传来消息:有个同学花了200元,请人明早六点去图书馆占考研座位。看来这种学生之间的即时服务,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悄悄发生着。或许这就是现代校园生活的新常态吧,用有限的资源,换取更宝贵的时间和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