庐山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,庐山小巷情缘何处寻
那天我站在庐山的老巷口,青石板路被晨雾打湿得发亮。巷子深处传来早点摊的吆喝声,热腾腾的蒸汽从屋檐下飘出来。我忽然想起朋友问过的问题:庐山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?这问题听着简单,可细想起来,倒像在问哪片云雾会停留最久。
巷口杂货店的阿婆正在整理货架,见我张望便笑了:"找什么呢?这条巷子我住了六十年,连哪块砖松动都晓得。"我给她递了瓶矿泉水,顺势坐在门槛旁的小凳上。阿婆的手指向巷子深处:"看见那家旧书店没?老板夫妇就是在这条巷子认识的。"
旧书店的相遇
书店的木门吱呀作响,推门时惊动了门楣上的风铃。老板娘正踩着梯子整理书架,老板在柜台后泡茶,见到这幕急忙起身:"慢点慢点,让我来。"他扶稳梯子的动作熟练得像是重复了千百遍。后来听说,叁十年前老板娘来庐山写生,在这家书店避雨时弄湿了画稿,是老板帮着一起抢救那些水彩画。现在他们的女儿都在北京工作了,书店却还开着。"有些人以为庐山小巷情缘何处寻是个难题,"老板娘擦着茶杯笑笑,"其实啊,缘分就藏在日复一日的琐碎里。"
往巷子深处走,墙角的栀子花开得正盛。几个游客举着手机在拍墙上的藤蔓,而住在巷尾的老周正拎着菜篮子往回走。他每天都要去买新鲜的豆腐,因为妻子最爱吃巷口那家的麻婆豆腐。有次我好奇问他,这么多年不腻吗?老周眼睛眯成一条缝:"她二十年前来庐山旅游迷了路,就是我给她指的路,当时她正要去找那家豆腐店。"
午后的阳光透过梧桐树叶,在墙上投下斑驳的影子。几个写生的学生坐在马扎上画着老建筑,他们的画笔沙沙作响,与巷子里晾晒的衣物在风中的摆动相应和。咖啡馆的年轻店主正在给盆栽浇水,她是从上海来的,去年租下这个店面时,完全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愿意相伴一生的人。"他住巷头我住巷尾,却总在同一家早餐店碰面。"店主说着往街对面看了眼,"后来才知道,他连续叁个月特意绕路过来吃拌粉。"
暮色渐浓时,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。那对经营民宿的夫妻开始在院子里摆餐桌,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围着长桌吃饭聊天。妻子悄悄告诉我,他们最初是来庐山散心的游客,因为太喜欢这条巷子,第二年就租下老房子开了民宿。"别人总问庐山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,其实它就在这些平凡的瞬间里。"她说着给丈夫递了杯茶,对方很自然地接过去,继续给客人讲着庐山的传说。
夜晚的巷子安静下来,只有几家窗户还透着光。我想起阿婆下午说的话:"这巷子就像个活的相册,装着一代代人的故事。"确实,爱情不是庐山的特产,但它总在不经意间,在这些弯弯曲曲的巷弄里生根发芽。或许明天清晨,当新的游客踏着露水走进巷口,又会有新的故事在早餐的香气中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