鄂尔多斯品茶海选工作室,鄂市品茗精选工作坊
这几天总有朋友问我,鄂尔多斯哪儿能找到环境舒服的茶室。说来也巧,上周路过民族东路时,偶然瞥见一家新开的茶空间——鄂尔多斯品茶海选工作室。浅金色的招牌在夕阳下泛着暖光,木格窗里透出朦胧的灯影,倒让人想起江南茶苑的温婉。
推开厚重的实木门,风铃轻响。穿棉麻长裙的茶艺师正俯身烫杯,蒸腾的水汽裹着蜜兰香飘来。她抬头笑了笑:“今天刚到的凤凰单丛,要试试吗?”
茶香里的别样天地
沿着原木展架慢慢看过去,景德镇白瓷盖碗旁堆着云南古树茶饼,玻璃罐里台湾冻顶乌龙蜷缩成墨绿小球。最有趣的当属右侧茶席区——叁组胡桃木茶台错落摆放,有人正用紫砂壶冲泡熟普洱,深红的茶汤在白瓷杯里晃出琥珀光晕。
穿灰布衫的店主过来添茶点,顺手把炭火小炉调小火候。“我们这儿不像传统茶庄,”他捏起一片陈皮放进茶海,“年轻人总说茶道太拘谨,其实嘛…”他忽然朝临窗座位努努嘴。那桌客人正把手机支在竹节茶托上,边直播冲泡手法边和网友聊着茶梗冷知识。
斜对角两位阿姨的对话片段随风飘来:“你说鄂市品茗精选工作坊?就新城国际那家啊!她家周叁茶艺课能学宋代点茶…”话音未落,茶艺师已端来茶食拼盘,山楂糕与桂花糕切成花瓣形状,恰巧映着窗棂上剪纸的纹样。
其实在鄂尔多斯品茶海选工作室,最打动人的不是那些名贵茶器。当茶宪击打建盏泛起沫饽时,当陌生人因互换茶样而相视一笑时,茶汤里浮沉的早就不只是茶叶了。
巷陌深处的温暖光影
暮色渐浓时又逛到康巴什区的鄂市品茗精选工作坊。这家藏在梧桐树后的二层小楼别有洞天,楼梯转角悬着蒙古族彩纱灯,光影投在墙壁茶地图上,竟把安化黑茶产区描成了流动的褐色江河。
二楼开放式茶席正举办岩茶品鉴会。穿扎染裙的女孩刚打开牛皮纸包,肉桂的辛香便窜满屋子。“这泡慧苑坑老丛水仙…”她突然停顿,茶汤在喉间回旋片刻,“像不像在喝一片云雾缭绕的山场?”邻座爷爷闻言凑近闻香杯,眯眼时额间皱纹都舒展开来。
靠书架那桌忽然响起轻笑。原来是茶友们在传看手机照片——某位老师傅在鄂尔多斯品茶海选工作室教徒弟时,竟用盖碗泡出了叁层香气的奇兰。青草香浮面,兰花香居中,杯底还沉着淡淡的奶甜。
临走前看见墙角公告板贴满便签:有用蒙古文写的砖茶贮存心得,也有画着卡通图案的茶会邀请函。最醒目的当属那张橙色纸条:“周五申时茶约,自带故事换茶”。
晚风带着毛乌素沙地特有的干爽掠过屋檐。茶壶嘴飘出的白雾仍在空中描画,仿佛在说这城市的故事,终归要就着茶香慢慢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