亳州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,车站旁小巷游玩去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2:15:45 来源:原创内容

巷口飘来的焦香

亳州车站出站往右拐,穿过两条马路就能看见一片老巷子。青砖墙缝里钻出几丛绿草,午后阳光把晾衣绳上的白衬衫照得发亮。刚走进巷口,那股子混着药材香的焦脆味儿就勾着人往前凑——是王家老太的牛肉馍出锅了。

“滋啦”声响了二十年,面皮在铁锅上烙出金黄花边,里头裹着亳州特产的黄牛肉末和粉丝。王奶奶边翻饼边和买馍的街坊唠嗑:“今早的牛肉是北关新鲜送来的。”接过烫手的油纸包,咬下去脆壳掉渣,突然理解为什么有人专程从车站拉着行李箱过来买。

瓦当下的老药铺

再往深处走,青石板路被磨得泛光。巷子东头有家不起眼的门脸,木招牌上“济世堂”叁个字褪了色。推开虚掩的斑驳木门,穿中山装的老先生正用铜秤称着白芍。紫砂罐里飘出熟地黄的甜香,他抓起一把亳菊在光下看成色:“这都是华佗故里种的,清火明目。”

药柜角落里堆着彩泥塑的华佗像,来抓药的阿姨说这是巷里孩子们捏的。每年立夏,老药师会教娃娃们认五味子、制山楂丸,那些沾满药材屑的小手,比玩手机时鲜活得多。

转角遇见绿意

穿过挂满绿萝的拱门,眼前突然敞亮。谁家院墙探出整片爬山虎,形成个天然凉棚。石凳上放着未完成的竹编蝈蝈笼,旁边石槽里几尾红鲤游得正欢。穿堂风掠过,墙头风铃叮当作响。

戴草帽的大爷正在修剪枸杞盆景:“车站那边吵得很吧?我们这儿连猫都挑地方打盹。”果然看见花架下有只叁花猫瘫成毛毯,任人怎么逗都不挪窝。

炊烟升起时分

傍晚时分,某户院墙突然传出板胡声。循着《穆桂英挂帅》的唱腔找去,虚掩的木门里可见几位老人围坐听戏。石磨改成的茶台上,粗陶杯里的亳芍茶飘着热气。

卖糖人的小推车吱呀呀经过,用麦芽糖画出展翅的燕子。放学的孩子举着棉花糖跑过,彩色的糖丝粘在嘴角。车站的广播声隐约传来,反倒衬得巷子里的炊烟更柔和了。

当巷口路灯次第亮起,青瓦上升起的薄雾裹着饭香。那些藏在砖雕纹样里的故事,墙角青苔记录的雨迹,还有门墩上晒太阳的猫,共同构成了这座古城车站旁最生动的风景。或许所谓游玩,不过是换个地方好好生活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