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平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百元情感在桂平周边
桂平的傍晚总是带着点黏糊糊的市井气,老街的摩托车喇叭声和糖炒栗子的甜香混在一起。我蹲在西门街口等阿亮,他甩着钥匙串叮叮当当地过来,忽然压低声音说:"知道吗,老猫在纺织厂后巷找了个相好,听说...就花了百来块钱。"
我愣住了。不是为这价钱,是为老猫——那个在工地搬水泥,手指甲缝永远黑黢黢的汉子,居然也碰了爱情。
百元情感的重量
后来我在早餐摊遇见老猫,他正把咸菜包子掰成两半,小心地把肉馅都拨到对面碗里。那个女人低着头,耳根有细碎的皱纹,但扎着头发的皮筋上缀着颗塑料小星星。"就是搭伙过日子。"老猫搓着手上的水泥灰,"她帮我洗衣服,我管她吃饭。"
这让我想起菜市场收摊时论堆卖的青菜,品相不太好,但还能吃。在桂平周边,这样的百元情感像江边的浮萍,不起眼却到处都有。五金店老板给带孩子的寡妇修水管不要钱,寡妇偶尔给他织双毛线袜;跑摩的的师傅常送晚归的女工,女工把厂里发的苹果塞他一个。
阿霞在夜市帮人贴手机膜,有天被醉汉掀了摊子。旁边卖炒粉的强仔抄起铁锅就要冲过去,虽然后来被保安拦下了,但阿霞看见他发抖的手腕——这个平时叁棍子打不出屁的男人,那晚为她红了眼睛。现在他们共用一辆叁轮车,白天强仔送外卖,晚上阿霞摆摊,车头总插着两支塑料向日葵。
你说这是爱情吗?可能不够浪漫。但强仔记得阿霞胃不好,炒粉时总多放勺青菜;阿霞会在强仔的保温杯里泡罗汉果。他们的日子像桂平老码头的水,不清澈,却映着实实在在的月亮。
当然也有心酸的时候。在开发区工地,贵州来的小两口挤在彩钢板房里。有次女的盯着奶茶店招牌发呆,男的摸遍口袋凑出几张皱巴巴的纸币,硬把她拉进去买了杯波霸奶茶。女的吸了半天突然哭了——原来男的只要了根空吸管,假装和她一起喝。
这些藏在市井褶皱里的百元情感,撑不起鲜花钻石,却能在夜雨里互相挡点风寒。就像老猫现在收工早了,因为有人亮着灯等他;那女人也不再捡烂菜叶,因为老猫把工钱分她一半。有回我看见他们并排坐在水泥管上吃冰棍,脚边晃着两条影子,忽然觉得这一百块的缘分,比很多豪宅里的婚姻都结实。
江风穿过骑楼时,我常想爱情到底该是什么价码。但在桂平附近这些粗糙的生活里,那些窘迫而真诚的靠近,或许正是最接地气的相濡以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