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阳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德阳百元情感故事
站台边的约定
德阳老汽车站对面有家面馆,八块钱二两,红油抄手十块。老板娘总是系着褪色的围裙,在氤氲热气里数着零钱。李明就在这附近跑摩的,一趟五块十块地攒,他说要攒够一千块,带小芳去成都看真正的霓虹。
小芳在离汽车站两条街的理发店做学徒,洗一个头提成叁块。她给李明洗头时总偷偷多按一会儿太阳穴。他们的约会地点常在东山巷口那棵黄桷树下,分享一碗冰粉,五块钱,加很多山楂碎和花生。李明有回变戏法似的掏出一支口红,说在批发市场买的,刚好一百块。小芳借着路灯反复地看,说颜色太艳了,低头时眼圈却红了。
那是他们之间最贵重的礼物。李明挠着头笑,等以后有钱了,给你买商场里那种。小芳把口红小心翼翼收进仿皮包里,没说话。她知道隔壁化妆品店最便宜的口红也要一百二十八,那是她洗四十多个头才能换来的数目。
德阳的夏天闷热悠长,蝉鸣吵得人心慌。有天晚上,小芳轻声说,她妈催她回中江老家相亲,对方在镇上开了家五金店。说完这话,两人在树下沉默了很长时间,只听见摩托车驶过减速带的颠簸声。后来李明猛地站起来,说你再等我半年。他眼里有种光,像是把未来一百天都算清楚了。
从那天起,李明跑摩的跑到深夜。有次下暴雨,他浑身湿透冲进面馆,从怀里掏出用塑料袋包好的炒饭,还是温的。小芳看见他手肘擦破一大块皮,灰衬衫渗着血丝。她转身向老板娘借碘伏,眼泪比窗外的雨落得还急。
这些细碎的画面,拼成了我对德阳附近100块钱的爱情的全部理解。它不像电影里演的那样,没有玫瑰花和烛光晚餐,甚至没有像样的承诺。它是摩托车后座被风吹鼓的衬衫,是冰粉里多加的那勺醪糟,是深夜巷口两人分食的烤红薯,烫得左手倒右手。
后来呢?后来李明没攒够一千块,只攒了七百。小芳还是去了成都,不过不是和他一起。听说她在春熙路找了份导购工作,而李明用那七百块租了个小门面,修电动车。有年冬天我路过,看见他正给顾客换电瓶,动作很熟练。墙上挂着的仿皮包,边缘已经磨得发白。
东湖山的梧桐叶黄了又绿,旌湖的水涨了又退。德阳百元情感故事每天都在不同的角落上演——文庙广场分享棉花糖的小情侣,工农村网吧里共用耳机的年轻人,还有石刻公园长椅上靠在一起看夕阳的身影。他们或许最终都会明白,一百块钱买不起永远,但那些笨拙的、滚烫的瞬间,却比很多昂贵的东西更长久。
现在经过那家面馆,我偶尔会想,如果当初李明真带小芳去了成都,他们看见的霓虹会不会比东山巷口的月亮更亮?这个问题没有答案。就像你永远说不清,当年那支一百块的口红,到底染红过谁的青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