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山品茶上课群辩辩,乳山品茶学习交流群辩辩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0:10:10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啊,我有个朋友神神秘秘地给我发了个群号,说是“乳山品茶上课群辩辩”。我这人平时就爱喝两口茶,但要说正儿八经地“上课”,还真是头一回听说。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情,我就加了那个“乳山品茶学习交流群辩辩”。

刚进群那会儿,群里安安静静的,我心里还犯嘀咕:这该不会是个死群吧?没想到第二天上午,群里突然热闹起来。一位网名叫“海风茶人”的老大哥发了条消息:“明天下午两点,老地方,咱们边喝边聊今年头春的乳山绿茶。”下面齐刷刷地跟着一串“收到”。

第一次“上课”的经历

周六下午,我按地址找到地方,是个临海的茶室。推门进去,七八个人正围坐在茶桌旁,桌上摆着好几款茶叶。海风茶人招呼我坐下,递过来一小杯茶汤:“来,先尝尝这个。”我抿了一口,味道清甜,带着淡淡的豆香。他笑着问:“能喝出这是哪儿的茶吗?”我摇摇头。旁边一位大姐接话:“这是咱乳山本地茶园的头采,你仔细品,是不是有种海风滋润过的清润感?”

那天下午,我们尝了叁种不同的乳山绿茶。海风茶人不紧不慢地讲解着每款茶的特点,从采摘时间到制作工艺,再到冲泡水温。没有教科书式的说教,就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。有人说自家祖辈就是种茶的,有人分享去茶园游玩的经历,还有人带来不同产区的茶做对比。这种“上课”方式特别轻松,就像街坊邻居串门聊天,但不知不觉就学到了不少门道。

后来我才知道,这个乳山品茶学习交流群已经存在叁年多了。成员大多是本地茶友,也有几个像我这样被朋友拉进来的新人。群主海风茶人是个退休教师,对乳山茶情有独钟。他说:“咱们乳山地理位置特殊,叁面环海,雾气重,这种独特的小气候让茶叶形成了特别的品质。不把这么好的茶文化传下去,太可惜了。”

现在啊,我已经是这个乳山品茶上课群的常客了。每周的聚会,只要得空我都会去。上个月,我还跟着群友们去了趟乳山银滩附近的茶园,亲眼看看茶叶是怎么从树上采摘下来的。站在茶山高处,望着远处湛蓝的海平面,再品一口刚炒制好的新茶,那种感觉,真是惬意极了。

说真的,要不是加入了乳山品茶学习交流群,我可能到现在还分不清乳山绿茶和其他产区茶的区别呢。现在泡茶时,我会更注意水温的控制,也学会了观察茶叶在水中的舒展姿态。最重要的是,通过这个群认识了一群真心爱茶的朋友,大家时不时聚在一起,品品茶,聊聊天,生活都变得有滋有味起来了。

前几天,我又拉了两个喜欢喝茶的同事进群。他们刚开始也和我当初一样,觉得“上课”这个词太正式了。我告诉他们:“别想太多,就是一群爱喝茶的人凑在一起交流心得。去了你就知道,那儿没有老师学生之分,每个人都是来讲故事和听故事的。”果不其然,他们去了两次就喜欢上了这种氛围,现在比我去得还勤快呢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