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同同城约初中生100元,同城学生见面100元
最近在本地论坛上总看到“大同同城约初中生100元”这样的帖子,说实话第一次刷到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。这价钱看着太离谱了,现在吃顿火锅都不止这个数,怎么会有家长放心让孩子为这点钱出门见陌生人?
我家楼下便利店招兼职初中生,时薪都给到25块了。这么一对比,那个同城学生见面100元的邀约显得特别不靠谱。隔壁李姐说她闺女上周差点被骗,对方先说给两百让帮忙拍短视频,后来非要约到城西废弃工厂见面。
藏在数字背后的陷阱
其实算笔账就明白了。现在初中生补课每小时至少150块,正经商场发传单日结都200起步。那个大同同城约初中生100元的帖子,给出的报酬连市场价一半都不到,明摆着是利用孩子对钱没概念。我侄子说他们班就有同学心动,觉得“反正就见面聊聊天”。
孩子们哪知道,这种低价邀约往往伴随着其他企图。城南派出所民警老张说过,骗子专门研究过初中生的心理,知道他们零花钱有限又渴望独立,这才把价格定在刚好能勾起兴趣又不太夸张的100元。
昨天遇到学校德育主任,他说最近在晨会专门讲过这事。现在有些邀约变得更隐蔽了,改成先付50元定金,见面再给剩下的。可无论怎么包装,核心还是那个同城学生见面100元的套路。
超市王阿姨告诉我,她现在每天多给儿子十块零花钱,就为让他别被这种小钱诱惑。这办法虽然直接,但关键还得让孩子明白,正经兼职不会开出这种违背常理的报酬。
其实想想挺心酸的。我们小时候为买本漫画书省吃俭用,现在孩子面对的是更复杂的诱惑。那个刺眼的大同同城约初中生100元,就像悬在成长路上的诱饵,考验着每个家庭的警惕性。
社区最近组织了反诈宣传队,把常见骗术编成顺口溜。其中就提到“百元邀约要警惕,见面可能藏危机”。这些话虽然直白,但孩子们记得住。
或许我们该早点教会孩子算经济账。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时间价值,明白正当的劳动报酬应该是什么水平。当孩子自己能判断出同城学生见面100元根本不划算时,骗子的套路自然就失效了。
路灯次第亮起的时候,看见几个穿校服的学生说笑着走过。希望他们永远别为那区区百元动心,希望所有邀约都停在阳光下的篮球场和图书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