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油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,江油200元爱情故事
深夜刷着手机,一条标题突然跳进眼里——江油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。这话问得,像根针似的扎在心里,让我翻来身来,点起根烟。
二十年前在江油老城区,200块能请姑娘吃叁顿麻辣烫,看五场录像,剩下的钱还能买两瓶汽水沿着涪江走一夜。那时候的爱情啊,简单得像解放街口那家面馆的招牌——清汤挂面,但管饱。
街角那对摆摊的老夫妻
突然想起建设路卖豆腐脑的老张两口子。每天凌晨四点,老张蹬着叁轮车,媳妇在后头扶着桶,到地方了,一个调佐料一个收钱。有回下大雨,我看老张把外套全罩在媳妇身上,自己浑身湿透还在那儿傻笑。后来熟了我问他,图个啥?老头掰着指头算:租房子八百,摊位费五百,每天卖两百碗,一碗挣一块五。“刚摆摊那阵,我俩全副身家就剩二百块钱,不也过来了?”他说这话时,老太太正往他豆腐脑里多撒了把香菜。
现在年轻人不一样了。我表弟前几天分手,理由是他月薪六千,姑娘觉得“看不到未来”。表弟苦笑着给我看转账记录——情人节转的520红包,生日送的1300块的鞋,还有平时大大小小的开销。他说哥,现在谈个恋爱,比供房压力还大。
可你说这江油200元爱情故事真的绝迹了吗?上个月在火炮街夜市,看见对小年轻蹲在路边喂流浪猫。女孩说想喝奶茶,男孩颠颠跑去买了杯最便宜的,八块钱。俩人你一口我一口分着喝,笑得比旁边那对拎着奢侈品袋子的还甜。回来我跟媳妇说这个事儿,她白我一眼:“当年你要是有钱,能轮得到我?”这话说的,我愣是没法接。
其实想想,二百块钱现在能干啥呢?在江油新开的商场里,也就够吃顿饭,看场电影还得挑早场。但要是用在刀刃上——比如给她买条围巾,剩下的钱还能去李白纪念馆逛一天;或者在老电影院看连场电影,买两包瓜子能唠到散场。关键不是钱多少,是那份心思还在不在。
昨儿个路过叁合镇,看见婚庆公司挂的价目表,最便宜的套餐都要八千八。扭头看见巷子里,刚领证的小两口正往叁轮车上贴喜字,车斗里装着喜糖和气球。新娘子笑得眼睛弯弯的,比婚纱照上还好看。你说他们这婚礼,花得到两千块吗?可那份喜庆劲儿,倒像是把整条街都点亮了。
江油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?这话该问,也不该问。该问是因为现在谈感情,确实离不开钱;不该问是因为真遇上对的人,二百块钱能过出两万块的日子。就像老张那碗豆腐脑,配料还是那几样,可吃的人心里甜,那就是另外的价钱了。
抽完最后一口烟,手机屏幕还亮着。我给媳妇发了条微信:明天休息,咱们去李白故居转转?她回得很快:又乱花钱!后面跟着个笑脸。我算了算,门票加来回车费,刚好二百出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