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康微信600快餐人到付款,南康微信快餐600元现付
最近总听人说起南康微信600快餐人到付款的事,朋友圈里时不时就能刷到类似的消息。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"南康微信快餐600元现付"这种广告,我还以为是哪家新开的外卖店在做活动。
那天和几个老同学聚餐,聊起这事儿,坐在对面的老王突然压低声音:"上周我加班到十点,实在饿得不行,就试着加了那个微信。"他掏出手机划拉两下,"你们猜怎么着?菜单上就写着'人到付款'四个字,连具体菜名都没有。"
一次意外的点餐经历
我好奇心起,让老王仔细说说。他挠挠头:"当时我也纳闷,但客服只说到了再选,保证新鲜。我心想反正就在公司附近,就订了一份。"
结果送餐的骑手没穿任何平台工服,开着自己的电动车。更奇怪的是,送到后非要等老王下楼当面扫码。"老王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,"那餐盒摸着倒是热乎乎的,可打开一看,就是普通的炒饭配两个菜。"
我们几个听得面面相觑。小李插嘴道:"这不就是打着快餐幌子搞神秘营销吗?现在很多小店都这样,故意弄得神神秘秘的,其实就是为了让人记住。"
确实,这种"南康微信600快餐人到付款"的模式挺有意思。明面上说是为了方便顾客,实际上是把线下体验放在了第一位。就像以前街边那些没有菜单的小馆子,师傅做什么你就吃什么,图的就是个新鲜感。
后来我特意留意了一下,发现这种模式在年轻人里还挺受欢迎。可能是现在外卖太标准化了,反而让这种带点意外感的消费方式有了市场。不过要我说,这"南康微信快餐600元现付"的价格确实不便宜,比普通外卖贵了一倍还不止。
前两天路过南康那边,正好看到几个骑手在街角等人。其中一个告诉我,他们店其实就在后面的巷子里,主要做熟客生意。"有人就喜欢这种未知的感觉,"他笑着说,"像开盲盒似的,每次送的餐品都不重样。"
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家附近的馄饨摊,老板从来不说馅料是什么,但每天都有那么多人排队。现在很多商家把这种惊喜营销玩出了新花样,不过说到底,东西好不好吃才是关键。
说到这里,我倒觉得这种"人到付款"的方式对买卖双方都算公平。顾客能看到实物再付钱,商家也不用担心被恶意退单。就是这600块的定价,不知道是不是真值这个价。
其实想想也挺有意思,现在连吃个快餐都能玩出这么多花样。不过作为消费者,我还是更倾向于明码标价的传统方式。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,花600块吃个快餐,总得知道具体能吃些什么吧。
老王后来再没点过那家的餐,他说有那钱不如去正经馆子搓一顿。但听说他们生意一直不错,可能这就是所谓的消费升级?大家都愿意为体验感买单了。
有时候晚上加班饿了呢,我也会想起那个神秘的微信账号。不过终究还是没敢尝试,毕竟这种消费方式太新潮了,可能更适合喜欢冒险的年轻人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