侯马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学子生活茶香伴读
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教室时,几个保温杯早已在课桌上冒着热气,茉莉花的清香混着铁观音的醇厚在晨读声里飘散。坐在第叁排的女生小雯拧紧杯盖,对同桌眨眨眼:"我爸说这包龙井能提神,比咖啡管用。"
茶杯里的青春滋味
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侯马学生品茶喝茶上课成了校园里常见的画面。高二(3)班的班长李明有个特别的习惯——每天带着飘着枸杞菊花的玻璃杯来早自习。他说最初是因为妈妈总往他书包里塞茶包,后来发现喝茶确实能让注意力更集中。"特别是数学课,犯困时抿一口,苦涩味反而让人清醒。"他笑着晃了晃杯中舒展的菊花瓣,"现在班里起码十来个同学都带着茶来上课。"
这种风气渐渐蔓延开来。课间十分钟,饮水机前总会排起接热水的队伍,同学们互相分享着从家里带来的茶叶。祁门红茶的蜜香、普洱的陈韵、绿茶的清爽...各种茶香交织在粉笔灰与书卷气之间,构成了独特的教室味道。有同学打趣说,现在辨认班级不用看门牌,闻着茶香就知道是哪个班在上课。
教语文的王老师最初对此有些顾虑,担心学生们会因此分心。但某天她偶然看到,在小组讨论时,捧着茶杯的学生们反而更愿意沉下心来交流。有个男生在品完一口茶后,突然对《红楼梦》里的茶文化有了新见解:"原来妙玉请宝黛喝茶那段,用不同的水泡茶真有这么大区别啊!"
茶香氤氲的校园时光
随着学子生活茶香伴读成为常态,学生们的茶杯里也藏着不少故事。高叁的晓雅收集了各式各样的茶具,从简约的马克杯到传统盖碗,她说不同的茶具泡出来的茶味道确实不同。"就像我们每个人虽然都在同一个教室,但都有自己的学习节奏。"最近她在尝试调配花草茶,把玫瑰花和普洱放在一起,还给这个独创的配方起了个名字叫"晨读伴侣"。
这种茶文化甚至影响了课堂氛围。历史课讲到茶马古道时,同学们纷纷举起自己的茶杯,老师顺势组织了一场"茶叶里的历史"分享会。有同学带来了自家珍藏的茯砖茶,这块来自爷爷珍藏的老茶饼,让书本上的丝绸之路突然变得触手可及。地理课上谈到不同产茶区的气候特点时,来自福建的同学带来的正山小种,与本地同学准备的山西连翘茶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学生们的茶杯也开始变得个性化。有人用贴纸装饰保温杯,有人在杯身上写着励志短句,还有人在杯盖夹层里放着写满公式的小纸条。这些承载着茶香的容器,仿佛成了青春时光里特殊的记事本。
校园小卖部的阿姨发现,最近茶叶的销量明显上升,而碳酸饮料则少有人问津。"这些孩子现在可比我们会养生多了。"她笑着补充了几种新的茶叶品种,"连菊花枸杞都经常断货。"
窗外梧桐叶飘落在窗台,教室里的茶香依旧袅袅升起。不知道多年以后,当这些学子回忆起校园时光,是否会想起某个阳光正好的午后,茶杯里荡漾的不仅仅是茶汤,还有那段与书香相伴的青春年华。也许到那时,他们还是会习惯性地泡一杯茶,在氤氲的热气里,找回当年在课桌前专注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