鞍山微信附近人600一次是真的吗,鞍山微信附近人六百一次真假
最近在鞍山本地的聊天群里,总能看到有人在问微信附近人里那种“600一次”的服务到底靠不靠谱。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这种广告的时候,我对着手机愣了半天,心里直犯嘀咕:这价钱听着倒是挺明确,可里头的水分怕是比太子河还深吧?
先说说这些广告的特点。它们通常出现在深夜时分,头像多是网图风格的年轻女性,签名栏里直接写着“鞍山同城服务”“600一次”这种露骨的暗示。有次我试着点开其中一个资料,发现对方朋友圈里只有几张模糊的风景照,定位却不停在铁东、立山几个区之间跳来跳去。
这样的广告能信吗
我有个在派出所工作的朋友私下说过,他们最近处理过几起相关的诈骗案。最常见的手法就是先收定金,然后直接拉黑。有个受害的小伙子前前后后转了叁次钱——第一次是服务费,第二次说是安全保障金,第叁次又说要付车费,最后连人影都没见到。
再说说这个价格。现在在鞍山,随便找个正规的推拿师傅上门服务都要两叁百块,更别说其他特殊服务了。这600块钱的要价,放在眼下确实低得有点反常。要么就是骗定金的圈套,要么可能就是某种新型的诈骗手段。
微信附近人这个功能本就带着点暧昧色彩。很多人半夜睡不着,手指划着划着就容易冲动。偏偏这些广告都掐准了人的心理弱点,用直白的价钱和若有所指的文字让人想入非非。可等你真的联系对方,等着你的多半不是想象中的艳遇,而是各种名目的转账要求。
其实想想就知道,正经做生意的人怎么可能用这种方式招揽客户?既没有实体店址,又不敢亮明身份,就像在夜市里卖假货的摊贩,随时准备收摊走人。真要出了什么事,你连去找谁理论都不知道。
记得去年冬天,有个网友在贴吧里发帖,说在微信附近人里找了个“600一次”的服务,结果到酒店才发现是酒托,被硬生生坑了八百多。等他第二天清醒过来再发消息,屏幕上只剩下鲜红的感叹号。
现在这些人的骗术也在升级。有的会发假的身份证照片,有的还会装模作样地跟你视频几秒钟。但万变不离其宗,最终都会落到“先打钱”这个环节。这时候要是还昏着头继续转钱,那可真就成了待宰的肥羊了。
说到底,这种来路不明的交易既违法又危险。且不说可能被骗钱,万一遇到敲诈勒索的,或者陷入什么更大的陷阱,那可就真的后悔莫及了。这年头赚钱都不容易,为了一时冲动把辛苦钱送给骗子,实在不值得。
下次再在微信附近人里看到这种广告,我的建议是直接划走。要是实在好奇,至少记住别转任何钱款。毕竟在这个虚拟社交的时代,屏幕那端是佳人还是陷阱,还真得打上个问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