额尔古纳大学城包夜,额尔古纳校园夜间生活
额尔古纳大学城包夜这件事,听起来就带着点年轻人的疯狂劲儿。记得第一次听室友说要通宵赶论文时,我还觉得不可思议——在宿舍睡觉不香吗?直到被拉去体验了一次,才发现这里的夜晚别有洞天。
晚上十点后的大学城像是换了副面孔。教学楼还亮着灯的教室叁叁两两,隐约能看见埋头的学生。便利店的热食柜前围着刚下课的人,关东煮的雾气把玻璃熏得朦朦胧胧。最热闹的要数图书馆二楼,虽然安静,但敲键盘的嗒嗒声、翻书的沙沙声,莫名让人安心。有个扎马尾的女生连续叁晚都坐在靠窗位置,手边总是堆着厚厚的法学书。
校园深夜食堂的故事
过了零点,后门的小吃街反而活泛起来。卖烤冷面的夫妇认得常来的学生,总会多抓一把洋葱。炒饭摊的老板有句口头禅:“你们这些熬夜的,得吃点热乎的。”其实很多人大半夜溜达出来,倒不全是饿,就是需要透口气。上次遇见个男生,边等煎饼果子边背英语单词,他说夜里记东西特别牢。这种有点矛盾的画面,在额尔古纳大学城的夜晚随处可见。
通宵自习室永远有人趴在桌上小憩,手机屏幕还亮着没看完的文献。偶尔能听到轻轻的鼾声,但没人会笑话——毕竟谁都有撑不住的时候。记得有回凌晨叁点,旁边座位的女生突然小声啜泣,原来是她养的仓鼠去世了。几个陌生人轮流递纸巾,后来才知道那是她考研路上唯一的陪伴。这些细碎的时刻,让冰冷的夜晚有了温度。
其实仔细想想,额尔古纳校园夜间生活之所以特别,不是因为这里有什么了不起的场所,而是那些共享着同一片夜色的人。那些在路灯下背书的影子,篮球场上深夜练投的砰砰声,甚至凌晨五点在操场等日出的约定,都成了青春里不会褪色的印记。当然啦,偶尔包夜是体验,天天熬夜可不行——这话得像念咒一样提醒自己。
天色泛白时,通宵的人开始叁叁两两往回走。有完成小组作业后击掌的,有抱着吉他即兴弹唱的,更多的是眯着眼打哈欠的。早餐铺的卷帘门哗啦啦拉起,第一笼包子蒸腾起白雾。这个时刻最奇妙,熬夜的困倦和清晨的朝气混在一起,像杯没搅匀的咖啡。你会突然发现,原来夜晚不是时间的断层,而是另一种生长的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