叁门峡品茶上课群,叁门峡茶艺学习交流圈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1:26:49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几天总听朋友念叨,说咱们叁门峡悄悄冒出不少喜欢喝茶的人。起初我还没当回事,直到上周路过一家茶馆,看见里头坐满了年轻人,才真切感受到这股茶香飘得有多远。

说来也巧,正琢磨着这事儿呢,微信上就弹出一条邀请——"叁门峡品茶上课群,叁门峡茶艺学习交流圈"。这名字起得挺实在,不像那些花里胡哨的群名,直接告诉你是干什么的。我顺手点了加入,没想到从此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。

从茶叶小白到入门选手

刚进群那会儿,我连龙井和毛峰都分不清。记得第一次在群里提问:"泡绿茶到底该用多少度的水啊?"瞬间跳出七八条回复。有位叫"茶痴老张"的群友特别热心,直接发了段语音:"小伙子,记住喽,80到85度最合适。水烧开了晾两分钟,手碰着杯子不烫手就刚好。"这种毫无保留的分享,在别的群还真不多见。

群里每周都有线上课,有时候是茶艺师直播演示,有时候是老茶客分享经验。最让我惊喜的是,他们不光讲怎么泡茶,还会聊到每款茶背后的故事。比如陕州区的老茶农李大爷,就在群里讲过他们那儿种茶的历史,说早些年都是自家留着喝,现在慢慢成了特色产业。

上个月群里组织线下活动,在湖滨区一家茶馆实操练习。那天我算是开了眼界——原来简单的注水动作都有这么多讲究。高冲低泡,关公巡城,这些听起来很专业的术语,在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,慢慢也变得不那么神秘了。

茶香里的烟火气

这个叁门峡品茶上课群最让我喜欢的,是它特别接地气。没有高高在上的大师,只有一群爱喝茶的普通人。大家聊天的内容特别生活化,比如:"今天试了用灵宝苹果和红茶一起煮,味道意外地搭";"下雨天在阳山公园的亭子里喝茶,别有一番风味"。

记得有次讨论用什么水泡茶最好,群里讨论得可热闹了。有人说用纯净水,有人说山泉水,住在虢国博物馆附近的王姐说了句:"咱叁门峡的水质本来就不错,过滤后的自来水泡茶也挺好。"这话实在,顿时获得好多点赞。

慢慢地,这个茶艺学习交流圈成了我每天必看的地方。早晨起床看看群里推荐什么早茶,晚上睡前刷刷大家分享的茶点配方。茶这个东西,说起来玄乎,但在我们这群人眼里,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

前几天降温,我在群里问了句:"天冷了喝什么茶暖和?"瞬间收到十几条建议。最后按群友说的,买了点黑茶放在办公室,整个下午手心都是暖暖的。这种随时有人回应、随时能学到新知识的感觉,真好。

现在周末得空时,我也会约上叁五群友去茶馆坐坐。有时候什么都不聊,就安安静静地品一壶茶,看茶叶在杯中舒展。窗外是熟悉的叁门峡街道,手里捧着温热的茶杯,这种简单的快乐,大概就是很多人愿意留在"叁门峡品茶上课群"的原因吧。

前两天看到群主发公告,说准备在涧河畔组织一次户外茶会。我已经报名了,想着在河边吹着风、品着茶,应该会很惬意。如果你也在叁门峡,对茶感兴趣,不妨来看看。这里没有复杂的规矩,只有一群愿意分享的茶友,和一盏永远冒着热气的茶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