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城港附近200块钱的爱情,邻海小城百元情缘
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吹过防城港的码头,路边大排档的霓虹灯在夜色里明明灭灭。老陈蹲在渔市入口的石墩上,手里的烟卷快烧到指头了都没发觉。他望着远处漆黑的海面,脑子里反复盘算着明天出海的油钱还差两百块。
这就是防城港附近200块钱的爱情最真实的模样——不是玫瑰与烛光晚餐,而是渔船发动机能否顺利启动的保障,是网箱里那群石斑鱼苗明天的饲料。老陈媳妇披着褪色的花衬衫从屋里出来,往他裤兜塞了卷温热的东西:“先把刘老四的船租费结了吧,我这还有卖贝壳项链攒的。”
潮汐之间的温暖
凌晨四点的渔市早已人声鼎沸。卖螺蛳粉的阿姐麻利地往碗里加酸笋,突然伸手拦住要扫码的熟客:“今天不收钱,你家闺女前天帮我修手机还没谢呢。”塑料棚角落,刚分手的导游小林正红着眼睛整理宣传册,隔壁摊位的阿婆推过来一海碗糖水:“甘蔗熬的,甜得很。”
这些藏在渔港褶皱里的情谊,比港口的灯塔还亮堂。老陈最终没动用媳妇那卷带着体温的钞票,倒是船老大的小儿子主动找来:“陈叔,我爸说让你先用船,等你家那批青蟹上市再算。”
防城港附近200块钱的爱情从来不是明码标价的商品,而是台风天互相照应的渔火,是共享最后半桶柴油的默契。当货船鸣着汽笛驶向越南湾,当养蚝人踩着夕照归来,那些嵌在生活缝隙里的温暖,正随着潮起潮落轻轻叩打着岸边的礁石。
晚霞把海面染成橘红色时,老陈的渔船突突驶回港湾。船头绑着给媳妇新买的碎花头巾,虽然褪色的渔网还要补,虽然明天依旧要为油钱发愁,但此刻吹过防城港的风里,飘着海鲜粥的香气和断续的咸水歌。你看那系缆绳的汉子笑得露出白牙,谁又说这邻海小城百元情缘不够动人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