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丽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,周边学子百元叁小时体验
最近在朋友圈看到好多人分享“瑞丽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”的活动,我第一反应是:这能体验到什么?抱着这份好奇,我决定去实地看看。
活动地点就在瑞丽城边的一所职业学校。刚到校门口,就看见几个穿着民族服饰的女生在布置场地,五彩缤纷的织锦在阳光下特别耀眼。接待我的小杨是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,她笑着说:“我们这儿好多同学都会参与‘周边学子百元叁小时体验’,既能展示手艺,又能赚点零花钱。”
指尖上的民族技艺
小杨带我来到体验区,这里简直是个小型手工艺集市。有傣族剪纸、景颇族织锦、缅甸风味小吃制作,每个摊位前都围着不少人。我选了个藤编体验,教我的男孩叫岩宝,他说这项手艺是跟寨子里的老人学的。
说来惭愧,我原以为叁小时会很漫长,结果光是学编一个小花篮,时间就不够用了。岩宝手把手地教我,那些藤条在他手里特别听话,到我这儿就变得倔强起来。旁边有个阿姨打趣说:“这100块花得值,既学了手艺,还治好了我的急性子。”
让我意外的是,来这里的不只是游客,还有很多本地人。一位带着孩子的妈妈说,她每个月都会来,让孩子接触不同的民族文化。“比去游乐场有意义多了,”她边说边帮孩子调整织布机的线头。
转到美食区时,正赶上几个学生在教做泡鲁达。浓郁的椰奶香飘过来,让人忍不住驻足。负责教学的小姑娘说,她们特意调整了配方,让味道更符合当地人的口味。“很多人以为‘瑞丽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’就是走马观花,其实我们准备的内容都很扎实。”
在休息区,我遇到了一位从昆明特意赶来的摄影师。他告诉我,这已经是他第叁次来了。“每次都能拍到不一样的东西,”他翻着相机里的照片,“学生们很有创意,把传统和创新结合得特别好。”
天色渐晚,活动也接近尾声。小杨送我到门口时,正好碰见几个学生在结算今天的收入。他们兴奋地讨论着要添置新的手工材料,脸上的成就感特别真实。
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想,这样的活动之所以吸引人,或许不只是因为价格实惠。在快节奏的生活里,能花叁个小时静下心来学门手艺,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,这份体验本身就很难得。而且看着这些年轻人把自己的特长变成价值,这种正能量的循环,确实让人感动。
下次要是还有朋友问起值不值得去,我会告诉他:带上好奇心来就对了。毕竟亲手编一个竹篮,或者学做一道特色小吃,这些体验都会成为记忆中很特别的片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