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西做服务的小巷子,定西服务小巷的生活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2:22:07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天下午阳光斜斜地洒进巷口,老陈正蹲在自家理发店门前剥豆角。巷子窄得两个人并排走都得侧身,可街坊们就爱凑在这条定西做服务的小巷子唠嗑。卖豆腐的刘嫂端着簸箕探出身来:"陈师傅,我家老叁明天相亲,晌午给他推个精神点的头呗!"

这条巷子统共百来米长,却挤着十二家铺子。老陈的理发店最靠外,往里有修鞋摊、裁缝铺、五金店,甚至还有家专修老式收音机的小门脸。巷尾王奶奶的杂货店门口总摆着马扎,谁路过都能坐下喝口茶。定西服务小巷的生活就是这样,家家灶台连着的不仅是油烟机管道,还有几十年攒下来的人情味儿。

巷子里的手艺

老陈的推子声能从清早响到日头落山。"现在年轻人爱去商场里那种发廊,"他给客人围上白布时总这么念叨,"可我这儿五块钱理的头,他们还得回来补。"可不是么,李家的孙子每次开学前都溜过来,说陈爷爷剪的板寸不会扎衣领。

裁缝张的缝纫机紧挨着老陈的镜子。有回顾客取裤子时抱怨扣眼锁歪了,她当即拆了重做:"在定西做服务的小巷子混饭吃,手艺就是招牌啊。"说着把针在头发上抹了抹,穿线的手稳得像是二十岁那年刚接替她娘看铺子时似的。

最绝的是修收音机的孙老头。某天有个小伙子拿着台海鸥牌老机子来,孙老头打开后盖瞧了瞧:"电容老化啦,等我十分钟。"其实他柜子里根本没什么新零件,都是从废机子上拆下来擦干净的。他说这巷子就像这些老零件,东家缺个螺丝西家少个旋钮,拼拼凑凑又能转上好些年。

傍晚时分最是热闹。修自行车的赵师傅用煤油洗手的声音,刘嫂炸辣椒油的呛香味,放学孩童追逐打闹撞翻晾衣竿的喧哗——这些动静织成了定西服务小巷的生活图景。王奶奶会在这个时候把电视机搬到门口,放她最爱的《渴望》,整条巷子的人都跟着看。

前阵子社区来说要旧城改造,巷子里连着叁天没睡好觉。老陈半夜摸黑起来擦他的理发椅,那还是他父亲留下的上海制造。后来听说这条巷子被划进保护范围,第二天各家门前都多了盆新开的月季。

如今站在巷口望进去,青砖墙缝里钻出的牵牛花缠着老店招牌,生锈的空调外机下挂着乌笼。快递小哥在巷口刹住车,扯着嗓子喊"307取件",顿时好几扇木窗同时推开。这片天地似乎被时光忘了,却又在每一个清晨准时被卷帘门的哗啦声唤醒。

暮色渐浓时,老陈收摊前总要多烧壶水。他知道待会儿下棋的老伙计该来了,路灯下还得上演每天一样的争执:"你这马别着我的腿呢!""瞎说,我炮早就架在这儿了!"定西做服务的小巷子渐渐隐入夜色,唯有各家窗口透出的灯光,星星点点连成了人间星河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