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康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,周边学子百元叁小时活动
这样的活动真的靠谱吗?
前几天刷手机,无意中看到“南康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”这个信息,心里咯噔一下。现在学生们的课外活动都这么直接了吗?我带着满脑子问号,决定去探个究竟。这事儿听起来有点新奇,又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。
到了地方才发现,原来是个挺正经的实践活动。组织者是个大学生团队,他们把周边学子聚在一起,开展各种有意思的项目。说是“百元叁小时活动”,其实就是花一百块钱,参与叁个小时的技能体验。我遇到的第一个项目是木工坊,几个学生正跟着师傅学做小板凳。
有个戴眼镜的男生告诉我,他之前连锤子都拿不稳,现在能独立完成小作品了。“这比玩手机有意思多了,”他边说边打磨着手里的木料,“而且才花一百块,比去游乐场值。”
往里头走,还有个小型创业市集。几个女生在卖手作饰品,另一个角落则在办读书分享会。这种“周边学子百元叁小时活动”的模式,确实挺接地气。不需要花大价钱,就能接触到各种新鲜事物。
让我意外的是,这些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。每个区域都有学生志愿者在维持秩序,时间控制得刚刚好。叁个小时说长不长,说短不短,正好能让参与者完整地体验一个项目,又不会觉得太累。
遇到个在读大二的学生负责人,他解释道:“我们就是想打破‘学生活动要么太贵,要么太水’的怪圈。”确实,现在很多课外活动动不动就要好几百,对普通家庭来说压力不小。而这个“南康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”的定位,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。
现场气氛特别活跃,能看到不同学校的学生在一起交流。有做手工的,有讨论创业想法的,还有组团玩桌游的。这种跨校交流,反而成了活动最大的亮点之一。
不过我也在想,这样的低价活动能持续多久?组织者悄悄告诉我,他们和本地商家合作,场地和设备都是优惠价。再加上学生志愿者的人工成本低,才能把价格压到百元以内。“关键是要做出口碑,”他说,“现在每次活动报名的人都爆满。”
看着这些忙碌的年轻人,我突然觉得,这种“周边学子百元叁小时活动”或许正是现在学生们需要的。它不像传统补习班那么严肃,又比漫无目的地闲逛有意义。最重要的是,它让课外活动不再是个奢侈消费。
临走时,我看到新一批学生正兴高采烈地进场。或许,下一个有意思的创意,就会在这叁个小时里诞生。这样的活动,确实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特别的平台,让他们在课余时间能找到更多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