肥城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学生茶艺课堂体验
清晨的阳光洒进肥城某中学的教室,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茶香。你肯定想不到,这群高中生正在上的不是什么兴趣班,而是每周固定的茶艺课。起初听说要在课表里加入品茶内容,不少家长直皱眉头:"这不耽误学习吗?"可一学期下来,连最反对的李妈妈都改口说:"孩子现在坐得住了,写作业前还知道泡杯茶。"
这门课的王老师是个有意思的人。他从不照本宣科,第一堂课就抱着整套茶具走进教室。"咱们今天不讲课,"他神秘地眨眨眼,"就尝尝同样的茶叶,用不同水温泡出来是什么味儿。"学生们顿时来了精神,原本趴在桌上的也直起了腰。当大家尝到85度水和沸水冲泡的龙井,那种鲜爽与苦涩的鲜明对比,让不少同学惊讶地瞪大了眼睛。
茶盏里的学问
小陈同学以前总觉得喝茶是老人家的事,现在却成了班上的"茶博士"。他认真地说:"原来茶叶也分性格,像岩茶霸道,白茶温柔。"最近他正在研究怎么用盖碗不烫手,虽然失败了好几次,但终于掌握了技巧。他最得意的是,上周家里来客人,他像模像样地表演起了茶道,把爷爷奶奶逗得合不拢嘴。
班长小林悄悄告诉我,自从上了茶艺课,班里吵闹声少了。课间十分钟,常有同学围在教室角落的茶席旁,安安静静地品一杯绿茶。有个特别调皮的男生,现在居然能稳当当地给同学分茶,连班主任都觉得不可思议。这大概就是传统文化的魔力吧,它不用大声说话,却能让人安静下来。
春天的茶园实践活动最让人难忘。学生们戴着斗笠,在茶农指导下学习采摘标准的一芽一叶。平时握笔的手小心翼翼地捻下嫩芽,很快就喊酸喊累。但当喝到自己亲手采摘制作的茶叶时,个个都兴奋得像是中了奖。"原来一片茶叶要经历这么多工序啊,"一个女生感慨道,"以后再也不浪费了。"
教导主任坦言,刚开始推行茶艺课时压力不小,但现在看来很值得。这些年轻人不仅学会了泡茶技巧,更难得的是培养了耐心。有个学生以前做题总是毛毛躁躁,现在居然能静心研究难题了。他说这就像泡茶,火候不到,味道就不对。
放学铃声响起,茶艺室的炉火还温着。几个学生舍不得走,仍在练习凤凰叁点头的注水手法。水柱在茶盏中划出优美的弧线,就像他们正在经历的青春,需要恰到好处的温度与时间来沉淀。窗外桃花正艳,映着少年们专注的侧脸,这画面比任何说教都来得动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