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萨私人外卖工作室,拉萨私厨外卖服务
最近拉萨街头巷尾聊得挺热乎的,不知道你发现没有,好多人的餐桌上悄悄换了花样。不是传统藏面甜茶馆不香了,而是冒出些特别有意思的拉萨私人外卖工作室,把高原美食玩出了新花样。
我头回听说这新鲜事儿时也纳闷,私厨外卖?不就是饭店打包嘛。结果同事递来份用牦牛皮纸包着的糌粑蛋糕,咬下去那刻真被惊着了——青稞粉做的胚子带着焦香,中间还夹着牦牛奶酪流心。这哪是普通外卖,分明是带着厨师体温的手作艺术品。
厨房里的高原魔法
认识扎西那次特别巧。那天加班到晚上九点,饿得前胸贴后背时,刷到个叫"阿妈的味道"的拉萨私厨外卖服务。下单四十分钟后,扎西骑着电动车出现在公司楼下,从保温箱端出还冒热气的藏式火锅。汤底是当天现熬的牦牛骨,配菜摆得像彩虹——红的是风干肉,绿的是高山野菌,黄的是土豆饼,边上还搁着一小罐他说是独家秘制的酸辣蘸水。
后来熟了他告诉我,以前在酒店当厨师总觉着憋屈。现在每天只接十单,反而能琢磨出松茸藏鸡汤用哪种陶罐最香,酥油炒人参果火候差几秒味道不一样。说着说着自己先笑起来:"客人说吃我做的菜能看见雪山,你说是不是太夸张了?"
其实真不夸张。这类工作室通常就藏在居民楼里,厨师可能是转型的餐厅主厨,或是家里几代做藏餐的阿佳啦。他们不用对着标准化菜单发愁,反倒能盯着当季最新鲜的食材——比如周一到货的当雄草原黄蘑菇,周二就出现在客人餐桌上,这鲜劲儿连锁店真比不了。
藏在保温箱里的温情
上个月阿妈过生日,我试着联系叫"格桑花开"的工作室。主理人永珍在电话里聊了半小时,连阿妈牙口不好、偏爱软糯食物都记下来。结果送来的石锅鸡特意多炖了两小时,配的青稞饼捏成寿桃形状,保温箱夹层还塞了张手写藏文贺卡。
现在我家冰箱总贴着叁四家私厨的联系方式。周叁是卓玛姑娘的改良藏餐,她把尼西黑陶罐和现代低温慢煮机摆在一块儿操作;周五预定朗杰的创意融合菜,试过他家的藏式芥末虾球,呛得流眼泪还忍不住伸筷子。这些厨师的朋友圈特别鲜活——清晨在药王山后厨摘野韭菜,半夜试验藏香猪新吃法,偶尔发段揉面团的小视频,面粉在指缝间簌簌落下。
有回下雨天取餐,看见送餐的姑娘把保温箱裹在雨衣里,自己头发湿漉漉的却笑着说"餐盒半点没淋着"。那一刻突然明白了,这些散落在八角街小巷里的私人厨房,送来的不只是热气腾腾的食物,更像是老邻居从自家灶台给你留了碗饭。现在朋友问我拉萨哪能吃到地道藏餐,我总会多补一句:"要不试试私厨?那口锅气啊,跟大饭店真不是一回事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