鹤壁品茶上课群辩辩,鹤壁茶艺学习交流群号
最近总听身边的朋友提起,想在鹤壁找个能一起品茶、交流茶艺的地方。好几个朋友都问,有没有那种能“上课”的群啊?最好是蚕蚕群的。这不,我就去打听了一下。
你还别说,这事儿真挺巧的。我有个远房表妹,去年刚嫁到鹤壁,她公公就是个老茶客,家里收藏了不少好茶叶。通过这层关系,我还真问到了一个“鹤壁品茶上课群辩辩”。听表妹说,这个群挺活跃的,里面有不少本地的茶友。
进群那天,我还真有点小激动。群主是个挺和善的大姐,大家都叫她“王姐”。她一上来就发了个群公告,大概就是讲了些群规,比如不能发广告啊,要文明交流啊这些。最吸引我的是,群里每周五晚上都会有一次“线上课”,有时候是王姐自己讲,有时候会请群里懂茶的老师傅来分享。
群里都聊点啥
记得我第一次参加“上课”,主题是“怎么泡好一杯信阳毛尖”。王姐不光用文字讲,还发了几段自己在家泡茶的小视频。从温杯、投茶到注水,每一个步骤都讲得特别细。有个细节我印象很深,她说注水的时候,最好沿着杯壁慢慢下去,别直接冲在茶叶上,这样茶汤会更鲜爽。
群里讨论得可热闹了。有人问:“王姐,我用的是自来水,是不是就泡不出那个味儿了?”马上就有人回复:“我家装了滤水器,感觉确实不一样。”还有个年轻的茶友说,他试过用不同温度的水泡,发现85度左右的最对味儿。这种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,感觉特别实在,就像一群朋友坐在一起喝茶聊天。
慢慢地,我也敢在群里发言了。上个月,我买了些安溪铁观音,不太确定怎么保存,就在群里问了一句。没想到一下子收到七八条回复,有说要用锡罐的,有说可以放冰箱但要注意密封的,还有个老师傅特别提醒,千万别跟有异味的东西放一起。这些经验之谈,在外面还真不容易听到。
除了聊怎么泡茶、存茶,群里偶尔也会组织线下活动。去年秋天,他们就在淇河边上搞过一场茶会,十几个人带着自己的茶具和茶叶,一边赏景一边品茶。可惜我知道得太晚,没赶上,看他们发的照片,那氛围是真的好。
现在想想,能找到这个鹤壁茶艺学习交流群号,真是挺幸运的。不光是学到了不少茶叶知识,更重要的是认识了一帮真正爱茶的朋友。有时候工作累了,在群里聊上几句,看看大家又发现了什么新茶,交流一下泡茶的心得,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了不少。
其实喝茶这事儿,说简单也简单,说讲究也讲究。但要我说,最重要的还是那份心情。有好茶,有懂茶的朋友,这日子就多了几分滋味。如果你也在鹤壁,也对茶感兴趣,不妨也找找这样的圈子,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