腾冲大学城学生约茶,学生茶会相约腾冲大学城
腾冲大学城学生约茶这事儿,最近在朋友圈里传得挺热闹。你说怪不怪?现在年轻人明明更爱喝奶茶咖啡,偏偏有人组局喝茶。上周路过图书馆后面的茶室,隔着玻璃看见七八个学生围着长桌,桌上紫砂壶冒着热气,那场面莫名让人觉得温暖。
记得第一次被室友拉去参加学生茶会,我还在心里嘀咕:这得多老气啊。结果走进腾冲大学城那家叫“云茗轩”的茶舍,完全不是想象中那样。穿汉服的女生正在讲如何闻香,有个理工男拿着量杯分析茶水比例,还有个男生抱着吉他即兴弹唱——他们管这叫“现代与传统的碰撞”。那天我学会了什么是“凤凰叁点头”,尝了叁种不同海拔的滇红,最后居然用盖碗和隔壁专业的同学玩起了“盲品猜茶”。
茶香里的另一间教室
现在每周五晚上的茶会成了固定节目。有时在湖边亭子里摆开茶席,有时借活动室的榻榻米。最难忘的是那次雨天,窗外雨打芭蕉,屋里炭火煮水,文学院的小悠边分茶边说:“你们发现没?喝茶特别适合发呆。就像现在,水沸声和雨声混在一起,反而觉得特别安静。”她说每次考前压力大,就来茶会坐坐,不像在图书馆那么压抑。
茶会上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。建筑系的阿杰每次都会带不同造型的茶杯,上次那个柴烧盏被他形容成“窑变的意外之美”;学生物的小敏总爱研究茶叶成分,但最近她更关心的是:“你们觉不觉得,一起喝过茶的人,比较容易说心里话?”这话确实在理,上个月大家围炉夜话,聊着聊着就说起了各自的老家,有个同学甚至红了眼眶。
组织茶会的明宇学长说,最初就是几个爱茶的同学凑钱买了套茶具,没想到现在要提前叁天预约座位。他翻着签到本笑:“你看,化学系的和美术系的成了固定茶友,篮球队长和古琴社的女生在这儿讨论了一下午宋代点茶——这些组合在别处可能永远都不会出现。”
茶会里也有些可爱的小规矩。比如迟到的要表演节目,但最多的是讲段子;每次新茶友要自带一种茶点,于是我们尝遍了云南各地的特色小吃;最受欢迎的是那个传了叁届学生的青花茶叶罐,据说摸过它的人考试都不会挂科。
傍晚走过大学城的生活区,经常能闻到随风飘来的茶香。或许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,喝茶不只是喝茶,更像是在快节奏的大学生活里,找到一处能让时间慢下来的角落。那天听见两个刚结束茶会的同学边走边聊,一个说:“下次我带老爸寄来的昔归茶”,另一个接话:“那我把新淘的爵士唱片带上,咱们试试茶香配蓝调。”
茶杯里浮沉的茶叶,有时觉得特别像我们的状态——在沸腾的生活里慢慢舒展,最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个味道。这大概就是腾冲大学城学生约茶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