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州学生品茶上课,校园茶艺课堂体验
你说奇怪不奇怪?德州的学生们最近居然把茶叶带进了教室。不是偷偷在课桌下泡茶喝,而是正儿八经地在学校开设了茶艺课。这事儿刚传开时,好多家长都纳闷:这不耽误学习吗?
走进教室,眼前景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长长的木桌上摆着青花瓷盖碗,玻璃公道杯里透出琥珀色的茶汤,几个学生正小心翼翼地提着热水壶,那专注劲儿,跟解数学题时有得一拼。穿中式棉麻衫的老师在茶席间缓步走动,时不时弯腰指点:“手腕再低些,水线要稳。”
当茶杯代替了饮料瓶
最开始,有些同学也觉得别扭。十七八岁的年轻人,平时都是可乐、奶茶不离手,突然要正襟危坐地品什么凤凰单丛、安溪铁观音,实在有点穿越的感觉。班上最活泼的张同学笑着说:“第一节课我差点把整壶茶打翻,手抖得跟摸电门似的。”
但慢慢地,事情起了变化。第叁次课结束时,竟然没人急着收拾书包离开。大家围着老师问东问西:“为什么同一款茶,这次泡出来和上周味道不一样?”“茶叶真的要放在冰箱里保存吗?”那种好奇的眼神,和破解了一道物理题时的表情一模一样。
李同学告诉我,她现在已经能分辨出不同水温对茶汤的影响。“90度和100度水泡出来的茶,口感真的不同。这让我想到化学课上讲的分子运动。”她说着,给我倒了杯她刚泡好的滇红,动作流畅自然,和几周前判若两人。
茶香里的悄悄变化
最让老师们感到意外的是,这门看似“不务正业”的课,竟然悄悄改变了班级的氛围。以前课间十分钟,教室里总是吵吵嚷嚷的,现在偶尔会有叁五个同学安静地坐在一起喝茶聊天。就连几个坐不住的男生,也能静下心来完整地泡完一道茶了。
“我发现孩子在家的脾气变好了不少。”一位家长在班级群里分享,“上周我心情不好,他居然泡了杯茶端过来,说这是他课上学的茉莉花茶,能舒缓心情。”
负责这门课的陈老师说,她设计这门课的初衷很简单:“就是想让学生们慢下来,感受一下传统生活美学。没想到他们接受得这么快,还自发组织了茶艺小组。”
现在,校园茶艺课堂体验已经成为这所德州中学的特色课程。就连隔壁学校都派人来“取经”,想知道为什么学生们会对这门传统技艺如此着迷。
窗外,下课铃声响起,但茶艺教室里的学生似乎都没听见。他们还在讨论着春茶和秋茶的区别,比较着紫砂壶和盖碗的适用场景。阳光透过窗户,照在那些青涩却专注的脸上,照在冒着热气的茶杯上,一切都刚刚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