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宫微信快约500一次,南宫微信快速约见500一回
最近路过小区公告栏,总能看到有人用马克笔写着"南宫微信快约500一次",这潦草的字迹让人忍不住琢磨,现在连线下见面都时兴标准化报价了吗?
记得前阵子老同学聚会,聊起现在找人谈事有多难。小王说他上个月想咨询跨境电商,前后约了叁个行家,不是时间对不上就是地点谈不拢。最后在朋友推荐下加了南宫微信,没想到对方直接发来档期表,明码标价500一次,省去了来回拉扯的麻烦。
这钱花得到底值不值
我刚开始也觉得,花500块就为见个面是不是太夸张了?后来听尝试过的朋友说,这种南宫微信快速约见500一回的服务,最大的好处是双方都认真。既然愿意付费见面,肯定不是随便闲聊,而是真正有事要谈。而且时间地点提前定好,不会出现临时改期或者迟到的情况。
隔壁张阿姨的儿子创业时,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了合伙人。两人在咖啡厅聊了两小时,把合作框架都谈妥了。现在他们的工作室已经运营半年多了,据说生意挺红火。
不过也有人觉得不习惯。楼下开理发店的李师傅就说,现在年轻人怎么连交朋友都要算得这么清楚?他那个年代谈事情,都是在饭桌上边吃边聊,哪有先谈价格的道理。
效率与温度的权衡
说实话,我第一次听说南宫微信快约500一次时,心里也在打鼓。这种模式把人际交往变得像快餐消费,会不会太冷漠了?但转念一想,现在大家时间都紧,明确标价反而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客套。
上周陪表弟去见客户,对方直接选了这种快约服务。我们在星巴克坐了四十分钟,该谈的事情都谈透了,临走时双方都觉得很轻松。不用想着要不要请吃饭,也不用担心占用对方太多时间。
当然啦,这种模式可能更适合商务场合。要是亲朋好友见面也这么搞,那可就真没人情味了。我媳妇听说这事直摇头,说她们闺蜜聚会要是也收费,那得伤多少人的心。
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,南宫微信快速约见500一回这种形式,倒是给忙碌的都市人提供了新的选择。不过具体要不要尝试,还是得看个人情况和见面目的。毕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,有时候光靠明码标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。
昨天又经过公告栏,发现那行字被人用涂改液抹掉了。但对于这种见面方式的讨论,似乎才刚刚开始。不知道再过段时间,会不会出现更让人意想不到的社交新花样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