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城私人工作室品茶,宜城私家茶室品茗
最近路过城南老街,突然发现梧桐树下新开了家宜城私人工作室品茶。透过竹帘能瞧见里头暖黄的灯光,心里琢磨着,这倒是个躲清静的好去处。
推门时铃铛轻响,穿棉麻裙的茶艺师正在给客人演示凤凰叁点头。她手腕轻轻起伏,水柱在空中划出优雅的弧线,恰好注满七分杯。“我们这儿和普通茶馆不太一样,”她抬头笑笑,“每个客人都能预约专属时段,就像...在朋友家客厅喝茶。”
茶室里的慢时光
工作室主理人是个戴圆框眼镜的年轻人,以前在互联网公司上班。他边烫紫砂壶边说:“现代人太需要暂停键了。你看,同样的宜城私家茶室品茗,有人来谈事,有人纯粹来发呆。”他特意把座位间距拉得很开,相邻茶席能听见水沸声,却听不清对话内容。
我捧着建盏端详茶汤颜色,突然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意花整个下午泡在这儿。手机调成了静音,窗外的车流声变得很远,只有鼻腔里萦绕的蜜兰香越来越浓。
斜对角有位常客正在试新到的荒野牡丹。他不用茶滤,直接沿着杯壁注水,说这样能保留茶毫。“在宜城私人工作室品茶最舒服的就是这个,”他转向我,“可以按自己的节奏来,没有服务生不停添水。”
茶艺师偶尔会分享冷知识,比如为什么明代人觉得团茶太麻烦,改成散茶冲泡。她说现在年轻人又开始用盖碗,历史像个循环。这时砂铫里响起松涛般的水鸣,她拎起壶绕圈注水,茶叶在玻璃壶里舒展成完整的叶片。
暮色渐浓时,工作室亮起纸灯笼。新来的顾客在展示架前犹豫不决,主理人推荐了适口性强的滇红:“先从能喝懂的茶开始,味蕾会自己成长。”墙上的影子随着烛火轻轻摇晃,某个瞬间让人觉得,我们守护的不是茶,是这点属于自己的时间。
离开时包了一两凤凰单丛。茶艺师用棉纸包茶叶的手法很特别,四个角折得像官帽:“带点山野气息回去吧,明天办公桌上也能闻到。”铃铛再次响起,身后茶室渐次亮起更多的灯,像城市里一个个温暖的岛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