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江品茶课程工作室,洪江茶艺研习工作室
洪江这个地方,茶香可是飘了几百年。每次走过老街,总能闻到各家各户飘出的茶香,那种熟悉的味道,像是刻在了骨子里。说来也巧,上周路过新开的洪江品茶课程工作室,忍不住推门进去瞧了瞧。
工作室的布置挺特别,原木色的茶架上摆着各式茶具,墙上还挂着茶叶制作的工序图。负责人小李正给几位学员演示怎么温杯烫盏,动作行云流水的。我坐在旁边看了会儿,发现他们教的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茶道,而是特别接地气的日常泡茶方法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“其实很多人觉得泡茶麻烦,”小李一边往盖碗里注水一边说,“但咱们洪江人喝茶,讲究的是个自在。你看,水温到了,茶叶舒展开了,这杯茶就成了。”她端着茶汤在鼻尖轻轻一晃,“先闻香,再品味,就这么简单。”
坐在我旁边的是位年轻的妈妈,她说来这儿学茶是为了给孩子泡点健康的饮品。“以前总觉得茶离生活很远,现在跟着洪江茶艺研习工作室的课程学了半个月,连孩子都爱上看我泡茶了。”她笑着说,手上的动作已经像模像样了。
说来有趣,这个洪江品茶课程工作室最受欢迎的,反倒是那些最基础的课程。怎么选水、怎么控制水温、怎么挑选合适的茶具,这些看似简单的小窍门,偏偏是大家最需要的。有位老茶客告诉我,他喝了大半辈子茶,直到来这儿才搞明白为什么自己泡的茶总差那么点意思。
茶桌上的那些事儿
第二次去的时候,正赶上他们在办茶会。长条茶桌上摆着六七种不同的茶叶,从本地的洪江毛尖到外地的岩茶都有。学员们互相泡茶、品茶,聊着各自的心得。那种氛围,倒不像是在上课,更像老友聚会。
“其实每片茶叶都有自己的脾气,”小李拿起两种不同的茶叶对比着,“就像人一样,得用合适的方式对待。咱们洪江茶艺研习工作室最想做的,就是帮大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杯茶。”她说着顺手给邻座的学员添了茶,动作自然得就像在家里招待客人。
我注意到有个细节挺打动人——这里从来不说“对错”,只说“合适与否”。同样的茶叶,不同的人泡出来味道不同,反而成了有趣的谈资。有位退休教师说得实在:“以前觉得喝茶是老年人的事,现在发现是咱们把茶想复杂了。”
洪江品茶课程工作室的墙上贴满了学员的照片,有年轻人也有老人家。最醒目的位置挂着他们第一次办茶会的合影,每个人手里都端着自已泡的茶,笑得特别开心。那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,隔着照片都能感受到。
临走时我又闻到了熟悉的茶香,这次还混着欢声笑语。忽然觉得,茶这东西真好,它不急着让你懂它,就这么静静地等着,等你什么时候准备好了,它就把最美好的滋味缓缓展开。就像这个工作室,不急着教你会多少技法,先让你爱上这杯茶再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