盖州学生品茶上课,学子茶艺课堂体验
上课铃响起,教室里飘出的不是粉笔灰的味道,而是淡淡的茶香。盖州这所学校的走廊里,偶尔能听见茶具清脆的碰撞声——这不是什么教师休息室,而是正在上课的教室。
讲台上摆着素色棉麻茶席,几个青瓷盖碗列成一排。高二班的同学们围坐成圈,目光跟着老师手中的茶壶移动。“注意看水温,”老师轻轻倾斜壶口,“八十度左右的水冲下去,茶叶才会慢慢舒展。”
从陌生到熟悉的茶香
“刚开始觉得挺新鲜的,”坐在窗边的男生摆弄着茶则,“以前总觉得喝茶是爷爷奶奶的事。”他小心地把铁观音拨进盖碗,动作还有些生涩。前排女生接过茶壶时忍不住笑了:“我妈听说学校教泡茶,还以为我报了什么兴趣班。”
确实,这门课刚开设时不少人都纳闷。但现在,同学们已经能分辨出龙井的豆香、普洱的陈韵、茉莉花茶的清甜。手指触碰温热的茶杯,鼻子捕捉飘散的茶香,这种体验和捧着手机刷视频完全不同。
茶艺老师不急着教复杂手法,反而让大家先静静地看茶叶在水中沉浮。“就像我们班那个总坐不住的同学,现在能安静地完成整套冲泡了。”他说着,朝角落里的男生笑了笑。那个男生不好意思地挠头,手上的动作却没停,正专注地往品茗杯里分茶。
茶桌上学到的不只是茶
这门课最特别的,是同学们状态的变化。平时上课总有人偷偷看表,但在茶艺课上,四十五分钟过得特别快。注水、出汤、奉茶,每个步骤都需要耐心。不小心烫到手了,茶水洒桌上了,都是常有的事——但这些小意外反而让大家更投入。
“盖州学生品茶上课”不只是一门技能课。那个内向的女生在小组奉茶环节主动开口了;总爱争抢的男生学会了等大家都拿到茶再举杯;甚至有两个闹过矛盾的同学,因为合作完成茶席设计而重新说话了。
老师们也发现,上完茶艺课的班级,课堂纪律会变好,同学关系更融洽。或许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魔力——在茶香的包围中,大家不知不觉放慢了脚步,学会了倾听和等待。
窗外银杏叶沙沙作响,教室里茶雾氤氲。这群盖州学子在茶香中找到了另一种成长的可能。他们学会的不仅是怎样泡好一杯茶,更是怎样在快节奏的生活里,给自己留一片安静的天地。这大概就是“学子茶艺课堂体验”最珍贵的部分——在茶的世界里,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