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封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,开封学生50元一小时陪小孩
这事儿还得从上周说起。我家对门搬来新邻居,两口子都是医生,经常值夜班。有回在电梯里碰见,王医生愁眉苦脸地说孩子数学又不及格,找了好几个家教都不合适。我当时顺嘴提了句:“听说现在有初中生做陪学的,效果还不错。”
王医生愣了下:“初中生?能行吗?”说实话我也有点怀疑,直到他在业主群发了条求助消息。没想到第二天,隔壁楼李姐就找上门:“我闺女同学就在做这个,开封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,专门陪小学生写作业。”
意想不到的效果
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王医生请了那个叫小雨的初二女孩。头回见面,这姑娘扎着马尾辫,说话细声细气的。她没像以前请的家教那样直奔主题,反而先拿出自己小学时的错题本:“你看,我叁年级连应用题都读不懂呢。”
神奇的是,自从小雨来了之后,王医生家那个坐不住的儿子居然能安静写作业了。有次我串门看见,两个孩子头碰头趴在茶几上,小雨正用 Pokémon 卡片教加减法:“暴鲤龙攻击力125,皮卡丘只有55,相差多少呀?”
王医生偷偷跟我说,现在他儿子到点就催着打电话:“小雨姐姐什么时候来呀?”以前请的大学生家教虽然专业,但总端着老师的架子,反而这个开封学生50元一小时陪小孩的模式,让孩子把学习当成了游戏。
仔细想想也是,这些初中生自己刚走过小学阶段,特别懂小孩子的心思。他们不会一上来就讲公式,而是先成为玩伴。小雨有次带着橡皮泥来,捏出各种几何图形,让孩子在搓圆捏扁中理解了体积概念。
悄然兴起的新现象
后来我在小区里留意了下,发现这样的陪学小组还真不少。周末的社区图书馆,经常能看到初中生带着小学生写作业的场景。这些少年陪学老师收费都很实在,基本都是五十块一小时,比培训机构便宜一半还多。
园林局的张科长家女儿也在做这个,她说最初只是帮同事孩子辅导作业,后来口碑传开了。现在她每周安排叁次陪学,赚的零花钱都自己存着买书。“比玩手机有意义多了,”小姑娘眼睛亮晶晶的,“而且给小朋友讲题,我自己学得也更扎实了。”
不过这种模式能持续多久呢?我认识的一位退休老教师倒是看得很开:“我们那会儿学习好的带差生是常事,现在不过是变成了有偿服务。关键是真能帮到孩子,形式反而不重要。”
昨天在小区花园,又看见小雨带着王医生的儿子在观察蚂蚁搬家。两个孩子蹲在草地上,一个认真讲,一个仔细听。落日的余晖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这个画面突然让我很感动——或许最好的教育,就藏在这些看似平常的陪伴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