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伦贝尔哪里找叁百块的爱情,呼伦贝尔叁百元爱情寻访
来呼伦贝尔之前,就听人说这儿有叁百块的爱情。你肯定想问,这年头叁百块能干啥?吃顿烧烤都不够,还能找到爱情?说实话,我刚开始也是当个笑话听的。
草原上的风带着青草香,吹得人晕乎乎的。我在海拉尔街头溜达,看见个卖奶皮子的蒙古族大姐,脸上两团高原红,笑起来眼睛眯成缝。“您听说过叁百块爱情的事儿吗?”我凑过去搭话。大姐手里的木勺顿了顿,神秘地指了指远处:“往牧区走,往草原深处走。”
草原深处的偶遇
包了辆破吉普往草原深处开,司机巴特尔是个话痨。“你说的那个啊,”他握着方向盘在土路上颠簸,“现在少了,但还有。”车窗外是望不到边的绿,偶尔有羊群慢悠悠地横穿马路。“得去牧民的夏季牧场,那儿有最地道的。”
到了个叫“白银哈达”的地方,其实就是几顶蒙古包散落在河边。正是傍晚,炊烟袅袅升起。有个老阿妈在挤牛奶,我凑过去帮忙,顺便又问起那个问题。她指指不远处:“明天的敖包会,你去了就知道。”
第二天一大早,草原上热闹起来。男女老少都穿着蒙古袍,马头琴声飘得老远。我东张西望,实在看不出这叁百块爱情藏在哪儿。倒是有个卖奶豆腐的摊子围了不少人,叁块钱一块,奶香浓郁。
正当我埋头吃奶豆腐时,旁边有个姑娘笑了:“你这吃相,像叁天没吃饭的狼。”抬头一看,是个穿蓝色蒙古袍的姑娘,眼睛亮得像草原上的星星。
叁百块的真面目
“你就是来找叁百块爱情的吧?”她一眼看穿我的来意,“跟我来。”她带我走到敖包后面,几个年轻人正在那儿张罗着什么。“这是诺敏,”她自我介绍,“我们在做婚俗体验。”
原来这“叁百块爱情”根本不是我想的那样。是当地年轻人搞的传统文化项目——花叁百块钱,可以体验完整的蒙古族传统婚俗:穿蒙古袍、献哈达、喝交杯酒、听祝颂人唱婚俗歌,还能得到一块手工绣的同心结。
“很多人误会了,”诺敏一边帮我系腰带一边说,“以为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事。其实我们是想让外来的人了解,蒙古族的爱情婚姻有多庄重。”她整理着我歪掉的帽子,“在我们这儿,爱情从来不是廉价的东西。”
我参加了整个仪式。祝颂人用蒙古语唱起悠长的调子,虽然听不懂词,但那旋律直往心里钻。献哈达时得用双手捧,弯腰的幅度都有讲究。喝交杯酒要手腕相交,眼睛看着对方——那一刻,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“仪式感”。
仪式结束,我拿着那块绣着云纹的同心结,心里沉甸甸的。诺敏送我到路边:“现在明白了吗?叁百块买不来爱情,但能买来对爱情的尊重。”她指了指我手里的同心结,“这个,是我们的奶奶们一针一线绣的,光工夫就不止叁百。”
回程的车上,巴特尔问我找到没有。我捏着那块同心结,点点头又摇摇头。“找到了,但不是我想的那样。”他哈哈大笑:“这就对喽!草原上的事,哪是你们城里人想的那么简单。”
车在草原上飞驰,窗外是无边的绿。我想起诺敏最后说的话:“在我们这儿,爱情像草原一样辽阔,像长生天一样永恒。叁百块?连匹小马驹都买不到,却能让你记住一辈子。”
是啊,这趟呼伦贝尔叁百元爱情寻访,我算是白跑一趟——没找到传说中的廉价爱情,却意外收获了更珍贵的东西。也许这就是草原给你的答案,永远出乎意料,却又在情理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