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兴品茶上课群,东兴茶道学习交流组
最近啊,我手机里有个群聊特别热闹,消息提示音从早响到晚,那就是我们的“东兴品茶上课群”。说实话,刚被朋友拉进去的时候,我还在想,这不就是个普通的喝茶闲聊群嘛。可待了几天才发现,这里头门道可真不少。
记得上周叁晚上,群里搞了一次线上品鉴会。张大姐——我们群里一位特别热心的老茶友——正在分享她刚入手的凤凰单丛。“你们闻闻这干茶,”她在语音里说着,背景音是轻微的窸窣声,“有没有觉得有种……嗯,像是山野里的兰花香气,还带着点蜜糖的甜味?”我赶紧取出自己那罐单丛对照着闻,确实捕捉到了她描述的那种若隐若现的香气。这种实时交流的感觉,比看任何教程都来得直观。
从“喝”到“品”的转变
在加入这个东兴茶道学习交流组之前,我喝茶就只是“喝”而已。开水一冲,茶叶一泡,解渴就行。但现在不一样了,群里李老师总说:“咱们得学会‘品’。这个品字,叁个口呢,得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体会。”他还教我们一个特别实用的小技巧:茶汤入口后,别急着咽下去,让它在口腔里转一圈,感受不同部位的味道——舌根的苦,两侧的酸,舌尖的甜。我试了几次,嘿,同一泡茶居然真的能尝出这么多层次。
最让我感动的是群里的氛围。上个月我买了把紫砂壶,不太懂怎么开壶养壶,就在群里随口问了一句。没想到十几位茶友纷纷给出建议,王大哥还特意拍了段小视频,演示如何用茶汤慢慢滋养壶身。“养壶急不得,”他边操作边说,“就像交朋友,得用心,得花时间。”这种毫无保留的分享精神,让这个东兴品茶上课群变得格外温暖。
周末我们偶尔也会组织线下活动。上周日在陈先生的茶室,七八个群友围坐在一起,品尝他珍藏的90年代普洱老茶。那茶汤呈深琥珀色,入口绵滑,有种类似中药的陈香,但回甘特别持久。我们一边品茶,一边听他讲这片茶背后的故事——如何从云南深山辗转来到这座城市。窗外下着细雨,屋内茶香氤氲,那种感觉,真的很难用语言形容。
当然啦,学习过程中也闹过笑话。有一次我自信满满地泡了壶龙井,还得意地拍了照片发到群里。结果刘姐一眼就看出问题:“水温太高啦!龙井要用85度左右的水,你这都滚开了,把嫩芽都烫坏了。”我这才恍然大悟,原来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水温、不同的冲泡时间。这些细节,都是在这个东兴茶道学习交流组里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。
如今,喝茶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每天早晨,我都会用心泡上一壶茶,不再是为了提神,而是享受那段与自己相处的宁静时光。茶汤入口的瞬间,仿佛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。而这个群呢,也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学习功能,成了我们这群爱茶人的精神家园。每次打开手机,看到又有新朋友加入,看到大家还在热烈地讨论各种茶事,心里就觉得特别踏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