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阳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德阳站旁的小巷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3:28:00 来源:原创内容

巷口那碗牛肉面

德阳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总让我想起第一次来这座城市的那个清晨。天刚蒙蒙亮,拖着行李箱走出站口,满耳朵都是拉客司机的吆喝声。我拐进站旁那条窄窄的巷弄,想找点吃的填肚子,没想到这一拐,竟像是走进了另一个世界。

巷子窄得刚刚够两个人错身,青石板路被晨露打得湿漉漉的。两侧的屋檐几乎要碰在一起,把天空裁成细细的一条。刚出笼的包子冒着白汽,卖豆浆的大嫂正麻利地给早点摊铺塑料布,铁锅里茶叶蛋咕嘟咕嘟地滚着。这一切和百米外火车站的喧嚣判若两地,时间在这里好像走得特别慢。

我坐在一家没有招牌的面馆里,老板娘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,正把抻好的面条下锅。她丈夫在旁边切牛肉,那刀工真是绝了,每片都薄得能透光。面端上来时,汤清见底,葱花碧绿,牛肉铺得满满当当。“慢慢吃,小心烫着。”老板娘说话带着浓浓的德阳口音,软软糯糯的,听着就暖和。

巷弄里的人情味

后来每次在德阳站转车,我都会特意留出半小时,来这条德阳站旁的小巷弄走走。修鞋的老张认得我了,看见我行李箱的轮子有点歪,非要免费给换个新的。杂货铺的吴阿姨总会留一包本地产的豆腐干,说别处买不到这个味儿。这些商铺大多开了二叁十年,街坊邻居来买东西,常常是靠在柜台边聊半天,最后才想起要付钱。

巷子深处有家旧书店,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大爷。店里堆满了发黄的书,空气里飘着纸墨特有的香气。上次我去,他正给几个孩子讲叁国演义,讲到精彩处,手里的惊堂木一拍,把大家都逗笑了。这样的场景,在如今的城市里真的不多见了。

最让我感慨的是,虽然紧邻着人来人往的火车站,这条巷子却始终保持着它自己的节奏。傍晚时分,老人们会把竹椅搬到门口,摇着蒲扇下象棋;放学的小孩在巷子里追跑打闹,他们的笑声在狭窄的巷道里回荡。这些寻常的生活画面,比任何景点都让我着迷。

其实想想,每个城市的火车站附近,大概都有这样一条被时光遗忘的小巷。它们藏在现代化建筑的背后,像城市的皱纹,记录着最真实的生活痕迹。德阳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之所以特别,大概是因为它既接纳着南来北往的旅客,又守护着本地人日复一日的生活。

上个月再去,发现面馆的老板娘头发白了不少,但笑容还是那样暖。她告诉我,儿子大学毕业后要回来接手店面。“这巷子虽然旧,可住惯了,舍不得。”她说这话时,手上揉面的动作一点没停。我突然明白,这条巷子之所以能一直保持原来的样子,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舍不得离开的人。

走出巷口时,火车站的广播正在播报车次信息。我回头看了一眼那条深深的小巷,青瓦屋檐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。这里就像一个时间的夹层,外面是飞速发展的城市,里面还留着旧时光的温度。下次路过德阳,我还要来这条德阳站旁的小巷弄,吃碗面,和老街坊聊聊天。这样的地方,是越来越难找到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