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照500一晚同城约茶快餐不限制,日照500元约茶同城不限类型
最近在群里老是看到有人发“日照500一晚同城约茶快餐不限制”这种消息,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愣了半天。这年头,连喝茶都这么卷了吗?
巷子口王叔开了二十年茶馆,我特意跑去问他。他端着紫砂壶直摇头:“现在哪有人真为喝茶花五百?都是挂羊头卖狗肉。”他指了指街上闪烁的霓虹灯,“那些写着‘日照500元约茶同城不限类型’的,你以为是品茶?都是套路。”
这生意怎么就这么火
晚上和小李吃烧烤,他神秘兮兮地给我看手机。好几个同城群都在发类似广告,用词都差不多。“你看这个,‘日照500元约茶同城不限类型’,连标点符号都不带变的。”小李压低声说,“我朋友上周试过一次,结果来了两个壮汉,差点被坑。”
我抿了口啤酒,心里琢磨。这些广告偏偏要强调“不限类型”,这不是故意引人遐想么?正经喝茶谁在乎这个?就像去饭店吃饭,你会关心“不限炒菜手法”吗?
更奇怪的是,明明知道有猫腻,为什么还有人前仆后继?可能大家都抱着侥幸心理,觉得万一是真的呢?就像买彩票,明知道中不了,还是忍不住想试试。
隔壁桌的老陈听见我们聊天,凑过来说他侄子的经历。“那小子看了‘日照500一晚同城约茶快餐不限制’的广告,兴冲冲去了。结果到那儿发现就是个普通茶座,最低消费确实五百。你说气人不气人?”
这让我想起去年流行的“海底捞隐藏吃法”,本质上都是营销手段。只不过现在玩得更野了,直接打擦边球。这些商家摸透了某些人的心理,知道怎么撩拨那根弦。
回家路上,我看见巷子深处有家新开的茶室,灯牌上明晃晃写着相关字眼。门口停着几辆豪车,但透过窗户看进去,确实有人在正经喝茶。这就更让人困惑了,到底哪些是真的,哪些是假的?
其实想想也能明白,要是真有什么特殊服务,哪会这么明目张胆地打广告?早就被查了。能公开宣传的,多半都是玩文字游戏。可偏偏有人不信这个邪,非要亲自去验证。
我有个开茶馆的朋友说得实在:“现在生意难做,不搞点噱头吸引眼球,真没人来。”但他坚持做传统茶艺,“虽然赚得少,但睡得踏实。”这话在理,可不是每个人都这么想。
深夜刷朋友圈,又看到有人在分享这类信息。配文是“求鉴定”,底下评论五花八门。有人调侃,有人好奇,还有人直接问地址。看来这条灰色产业链,短期内是断不了了。
或许明天,类似的广告还会换个形式出现。可能是“海滨500元品茗”,也可能是“同城约茶不限时长”。但核心套路不会变,总是若隐若现地暗示着什么,吊足人胃口。
想到这儿,我给自己泡了杯茶。清香扑鼻,回味甘甜。这么好的东西,怎么就被人玩坏了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