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安辩辩上约的800一次是真的吗,北安辩辩联系的800一次可信吗
最近在网上冲浪的时候,总能看到一些对于“北安辩辩上约的800一次”的讨论,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这个说法,我心里也是咯噔一下。这到底是个啥情况?
有好几个朋友都来问我,说在蚕蚕群或者一些社交平台上,看到有人发这种信息,内容都大同小异,核心就是围绕着北安地区,通过蚕蚕联系,然后提到一个800块的价码。他们心里直打鼓,又有点好奇,所以跑来问我这是真的还是假的。
天上不会掉馅饼
咱们先冷静下来琢磨琢磨。你想想看,现在这年头,哪有那么好的事儿主动找上门来?但凡涉及到金钱交易,尤其是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,咱们的警惕性就得立刻拉满。我有个亲戚就遇到过类似的事儿,不是在北安,是在别的地方,也是网上说的天花乱坠,结果钱转过去,人立刻就消失了,想找都没地方找去。
这种“北安辩辩上约的800一次”的信息,它很可能就是一个诱饵。对方就是利用了一些人的侥幸心理,觉得“万一是真的呢”?可事实往往是,你钱一转过去,对方立马把你拉黑,你连个人影都见不着。这八百块钱,说多不多,说少也不少,白白打了水漂,心里得多憋屈啊。
再说了,这种来路不明的交易,本身就伴随着巨大的风险。你根本不知道网络那头坐着的是什么人,他有什么目的。近年来因为轻信这类信息而被骗钱,甚至危及人身安全的新闻还少吗?咱们可不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,觉得事不关己。
为啥这类消息总能流传?
其实你稍微观察一下就能发现,像“北安辩辩联系的800一次可信吗”这种疑问,它之所以能传播开来,就是因为抓住了人们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。越是神秘兮兮、遮遮掩掩的东西,就越有人想去探个究竟。发布这些信息的人,就是利用了这种心态。
有些可能是纯粹的诈骗,目的就是你的钱包。还有一些,可能就是为了引流,吸引你点击某个链接,或者加入某个群组,后续再实施其他的计划。无论哪种,对你来说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。所以,当你再看到类似“北安辩辩上约的800一次”的广告时,最好的做法就是直接划走,不要理会,更不要去尝试联系。
网络世界很大,信息鱼龙混杂。咱们要学会保护自己,最重要的就是管住自己的好奇心,不要轻易去触碰那些明显不靠谱的信息。涉及到金钱和个人信息的时候,一定要再叁确认,找正规的渠道。这种在蚕蚕上突然冒出来的“好事”,十有八九都是坑。
假如你身边也有朋友好奇地问起“北安辩辩联系的800一次可信吗”,你不妨也提醒他一句:别信,别试,别转账。踏踏实实过日子,比什么都强。为了这点虚无缥缈的好奇心,去冒钱财和安全的双重风险,真的太不值当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