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康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附近的小街道
阜康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
那天下午,我从阜康火车站出来,阳光正好。看着广场上匆匆的人群,突然不想马上坐车离开。一扭头,就瞧见了火车站后身那儿,藏着几条不太起眼的小路。说真的,要不是时间宽裕,我可能就跟大多数人一样,直接忽略它们了。
我顺着人流相反的方向,慢慢溜达过去。拐进那条巷子,感觉世界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。火车站广场上的喧嚣,像被一扇无形的门关在了外面。脚下的路是旧水泥铺的,坑坑洼洼的,走起来得留点神。巷子不宽,两边是些有些年头的矮房子,墙皮剥落的地方,露出里面红砖的颜色。
空气中飘着一股复杂的味道。有旁边小餐馆传来的,炒菜的油香和孜然味儿,混合着老房子那种淡淡的潮气。几户人家门口,坐着些老人,摇着蒲扇,用我听不大懂的方言闲聊着。他们看见我这个生面孔,也就随意瞥一眼,眼神里没什么惊奇,然后又继续他们的话题。这种被自然接纳的感觉,挺好。
再往里走,生活气息就更浓了。头顶上横七竖八地挂着些晾衣绳,晒着五颜六色的衣服,偶尔还滴下几滴水珠。一只花猫在墙头优雅地走过,瞥了我一眼,那神情仿佛它才是这里的主人。我停下脚步,看着这阜康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它和所有城市的背面一样,藏着最真实,最不加修饰的日常。
巷子深处,有几家卖东西的小铺。一家修鞋摊,老师傅正低头忙活着,敲敲打打;隔壁是个小卖部,玻璃柜台里摆着些零食烟酒。我买了瓶水,店主是个中年大姐,笑着问我是不是来旅游的。我说就是随便走走,她点点头说:“俺们这附近的小街道,没啥看头,就是过日子的地方。”
这话听着平常,我却琢磨了一会儿。是啊,火车站是一个城市的脸面,光鲜,忙碌,人来人往。而它背后的这些脉络,这些附近的小街道,才是一个城市真正呼吸和心跳的地方。这里没有急匆匆的旅客,只有慢悠悠的居民,和那些被时光磨得光滑的石阶。
我在巷子里转悠了将近一个小时,还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废品回收站,堆着些纸板和旧家电。这景象,跟百米之外那个现代化的火车站,形成了挺有意思的对比。一边是奔向远方的人,一边是固守在此的生活。它们紧紧挨着,谁也不打扰谁,共同构成了阜康这个完整的城市图景。
天色渐晚,我顺着原路往回走。当我再次汇入火车站广场的人流时,耳边重新充满了广播声、汽车喇叭声和行李箱轮子滚动的声音。刚才在那个安静世界里感受到的一切,像一场短暂的梦。但我知道,那几条阜康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还在那儿,它们会继续以自己的节奏,过着自己的日子,迎接下一个像我一样的偶然访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