钦州二维码约茶飞虫,钦州扫码品茶微信
这几天路过钦州老街,发现不少茶馆门口都贴上了彩色二维码,旁边写着“扫码约茶”几个字。这倒是个新鲜事儿,我忍不住掏出手机扫了扫。原来是个公司微信号,添加后立马弹出菜单:凤凰单丛、六堡茶、茉莉花茶,还有店员手写的今日特推。
记得前两年在钦州喝茶还得专门跑茶叶市场,现在居然能像点外卖一样先跟茶艺师线上聊几句。上周叁下午,我就是通过钦州二维码约茶飞虫订了个位置,到店时茶具已经温好了,水正咕嘟咕嘟冒着蟹眼泡。茶艺师小陈笑着说:“看您订的是凤凰单丛,特意准备了潮州手拉壶。”
茶香里的指尖时光
现在钦州年轻人约茶的方式可真不一样了。上次在白石湖公园碰到个姑娘,对着茶室门口的二维码扫完,五分钟后就坐在临窗位置品起了小青柑。她晃着手机跟我说:“比打电话预约方便多了,菜单图片拍得清清楚楚,还能提前锁定看湖景的座位。”
我家隔壁的张阿姨开了二十年茶馆,去年还在抱怨年轻人不爱喝茶。今年她女儿给弄了个钦州扫码品茶微信,现在每天都能接到十几单通过二维码来的生意。有回我见她对着手机发语音:“您要的肉桂到货了,今天刚开罐,要不要留二两?”手机那头的新客,转眼就成了熟客。
其实这种变化挺有意思的。钦州人向来爱喝茶,但以前总要面对面才能聊茶道。现在隔着手机屏幕,反而能更自在地交流。我常在钦州二维码约茶飞虫上看茶友们分享的冲泡视频,有时候深夜馋茶了,还能找到同样没睡的爱茶人交流新到的春茶。
上个月带外地朋友体验钦州茶文化,他原本以为要去传统茶庄。结果我在叁娘湾观海台附近,通过扫码预约了移动茶席。茶艺师带着整套茶具出现时,朋友惊呆了:“现在喝茶都这么智能了吗?”我们面朝大海,手机轻轻震动,是茶艺师发来的消息:“水温刚好,可以出汤了。”
这种指尖上的茶事渐渐成了习惯。周末想约朋友喝茶,不用再一个个打电话,在常去的茶室预约链接里勾选时间就行。有回暴雨天困在家里,居然通过钦州扫码品茶微信找到了同小区的茶友,两人隔空品鉴着同一款熟普,窗外的雨声都成了伴奏。
不过最让我感慨的,是这些二维码背后的人情味。永福广场那家茶室的老板老周,每次看到熟客扫码预约,都会特意留出他们常坐的位置。有次我顺口提过喜欢某款汝窑杯,下次去时发现茶杯已经提前摆好了。科技再方便,终究抵不过这份用心。
现在我的手机里存着七八个钦州茶馆的约茶微信,不同心情选不同的店。有时候就是单纯想闻闻茶香,扫个码订个位子;有时候则是为了找茶艺师请教冲泡技巧。这些藏在二维码里的茶空间,正在用新的方式延续着钦州人的饮茶记忆。
昨天路过叁马路,看见两位银发老人站在茶室门口研究二维码。其中一位掏出老花镜,熟练地扫码添加,转头对同伴说:“我让闺女教了叁晚上,总算会用了。”那一刻突然觉得,钦州这座城市的茶香,正顺着这些小小的黑白方格,飘进更多人的生活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