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宫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低价3小时百元通话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3:49:31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在家长群里看到个挺有意思的事儿:南宫有个初中生贴出“100元3小时电话”的服务,广告语写着“学生低价3小时百元通话”。刚开始大家都当笑话看,谁家孩子缺这一百块啊?可后来发现,真有不少同学悄悄找他聊天。

我邻居家读初二的小雯也去试了。那阵子她爸妈闹离婚,家里整天低气压。有次我在楼道遇见她,小姑娘眼睛红红的,手里攥着两张皱巴巴的五十块钱。问她要去干嘛,她小声说:“找同学打电话,他说能让人把心里话说出来。”

电话那头的秘密

后来小雯告诉我,那叁个小时里,对方就安安静静听她哭,偶尔问“后来呢?”“你当时什么感觉”。她说从没被人这样专注地听过——老师总在赶进度,爸妈忙着互相指责。这个南宫初中生的电话像树洞,又比树洞多了温度。

这事让我想起小时候街角的公用电话亭。那会儿没有微信,想跟远方表哥说心事,得攒好久硬币。现在孩子们手机不离手,反而找不到能说真心话的人。你说怪不怪?

那孩子后来业务越来越忙,还搞出什么“包月套餐”。有家长气得要去学校举报,却被自己孩子拦住了。有个男孩说:“你们总说‘为你好’,可从来不肯坐下来听我把话说完。”

其实静下心想,这哪是买卖啊?分明是孩子们在用最笨的办法,彼此拾起成年人忽略的碎片。现在连心理咨询都要提前预约,倒是这个南宫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,给那些无处安放的心事开了个临时驿站。

昨天路过中学,听见两个女生在操场边聊天:“我也想去当倾听员,就像那个做学生低价3小时百元通话的同学。”另一个笑她:“你先把自己数学考及格吧!”她们笑作一团,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。

或许我们该想想,当孩子宁愿花钱找陌生人说话时,是不是我们弄丢了什么?可能是晚饭时放下手机的半小时,可能是把“别烦我”换成“慢慢说”的耐心。那些藏在南宫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背后的,不过是每个青春都渴望的被看见、被听见。

小雯现在把零花钱存下来,买了本带锁的日记本。她说有些话终于敢对自己说了,但那个特殊的电话,就像雨天里陌生人递来的伞,哪怕只是借你用一段路。

推荐文章